近日來,位于魯西北大地的平原縣再傳喜報:繼三唐鄉入選全省首批10個綠色能源示范村鎮創建單位后,又被列入山東省支持的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重點縣,而這一榮譽,全省僅有5家。
作為平原縣生物質能源應用先行先試的三唐鄉,在推進清潔能源應用領域開展了積極探索,一個“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空氣能”多能互補的特色小鎮即將建成。以往,三唐鄉冬季取暖以燃煤為主,每戶家庭供暖季平均要消耗燃煤1噸左右,全鄉燃煤消費總量約4800噸。如何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實現綠色清潔取暖,是困擾歷任鄉鎮領導的難題。
“利用生物質能是綜合考量、多方權衡后確定的突破口。”三唐鄉黨委書記王鵬介紹,“去年以來,經過認真考察,確定實施多能互補清潔供熱、秸稈收儲體系建設、生物質顆粒加工中心等一批生物質能源應用項目。”
據了解,前期三唐鄉政府邀請縣發改局等行業主管部門,在實地考察、摸底調研、深入論證的基礎上,確定了符合當地實際的“秸稈收儲體系+分布式生物燃料加工中心+生物質燃料+多能互補”的清潔取暖模式,引入清華大學多能互補清潔供暖技術和生物質燃料加工企業。該項目首期將采取多能互補方式清潔供暖1.7萬平方米,兩年內將擴大到15萬平方米左右,建設生物質分散取暖示范村20個、多能互補示范社區4個。同時,投資1800萬元,新建3處、擴建1處標準化秸稈收儲固化加工中心,達到年產生物質顆粒燃料8萬噸的規模。力爭到2021年,全鄉綠色能源覆蓋率達到85%以上。
三唐鄉應用生物質能源的例子是該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平原縣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開發利用綠色能源,為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探索了一條有效路徑。
“我縣綠色能源應用起步早,門類全”,縣發改局能源科科長尹傳濤向記者介紹,“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三位一體’的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格局。”
據了解,該縣2010年引入的山東平原漢源綠色能源有限公司,當時由深圳漢源綠色能源有限公司、韓國GSEPS株式會社、韓國ECO FRONTIER株式會社共同出資設立,是德州市首家生物質能熱電聯產企業,2018年1月17日公司改制為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現為省屬一級國有企業水發集團旗下控股公司。該公司投資3.5億元建設的生物質能熱電聯產項目,裝機容量30兆瓦,已于2012年12月實現并網發電。年可利用作物秸稈、玉米芯、枝丫柴、樹皮、樹根等農林廢棄物30余萬噸,發電量2.19億千瓦時,供電量1.93億千瓦時,供暖量50萬吉焦,供汽量15萬噸,供暖面積120萬平方米。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增收1億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0萬噸,減少標煤使用量15萬噸。除積極推廣生物質能應用外,該縣還注重發展太陽能、風能等綠色能源。先后引進了國瑞新能源、中節能等風電行業領軍企業,其中國瑞一期5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計劃2020年上半年并網,預計全部建成后,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0兆瓦。擁有協合太陽能、協衡新能源、錦誠新能源、中節能光伏、乾鑫新能源等一大批光伏發電企業,全縣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超過130兆瓦。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已成為當地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
據了解,目前該縣已聘請第三方機構編制《平原縣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利用2年—3年的時間,持續推廣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在偏遠社區及農村地區的應用,大力提高生物質能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力爭成為北方地區生物質能源應用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