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在線上組織召開了由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蘭州交通大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 “熔鹽線性菲涅爾式聚光集熱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專家鑒定會。
鑒定會專家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中科院電工所、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國家電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等單位。
鑒定會專家組意見認為: 完成單位針對高溫熔鹽線性菲涅爾式聚光集熱系統難點,開展了系統性技術研發和成套設備研制;研制了適合熔鹽工質的線性菲涅爾式聚光器;達到了高溫熔鹽集熱所需的高聚光倍數; 在國內外首次實現了550℃線聚焦高溫熔鹽集熱技術突破;取得系列成果并已在“蘭州大成敦煌熔鹽線性菲涅爾式50MW光熱電站”中成功應用;建立了熔鹽線性菲涅爾式聚光集熱技術體系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鏈;技術產品通過了國際權威第三方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研究所的測試和評估認證,并已開始市場化推廣應用,將在以新能源為主體的電力系統中發揮重要的儲能、調峰作用。
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蘭州交通大學組成的聚光太陽能創新團隊自2008年開始線性菲涅爾式聚光集熱技術研究,在國內最早專注熔鹽線性菲涅爾集熱系統關鍵組件和系統技術研究。
應用該成果的“蘭州大成敦煌熔鹽線性菲涅爾式50MW光熱電站”于2016年入選由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國家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并獲準建設;該項目2018年6月開工建設,2019年12月首次并網發電,2020年6月實現太陽能集熱發電和商業化運行, 2021年5月實現滿負荷發電。該項目也是 全球首座成功進行商業化運行的采用熔鹽工質的線聚焦式集熱技術電站, 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7%,實現了熔鹽線性菲涅爾式光熱發電站由0到1的突破。項目以高溫熔鹽作為集熱、傳熱、儲熱和換熱統一工質,整體實現了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熱發電新工藝流程,積累了熔鹽線性菲涅爾式集熱場設計、建設、運行的寶貴經驗,為國家加快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實現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