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能源領域亮點頻現。全國能源工作會議設定年度目標,“十三五”能源規劃將描繪五年藍圖,《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明確總體方略……2014年,國家能源局著眼長遠,從戰略全局高度精心謀劃能源工作,推進能源革命、簡政放權、保障民生、大氣污染防治,扎實開展每一項工作,有力地推動能源創新發展、安全發展、科學發展。
2014年,國家能源局不斷完善能源監督管理體系,加強能源監督管理,在新形勢下,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努力打造“一體兩翼”新格局。
承載時代重托,大力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當今能源供需格局發生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呈現出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能源革命為時代發展所需。
吹響能源革命號角的是今年6月1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會上提出了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以及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要求。
國家能源局第一時間響應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要求,于6月13日當天發布局長辦公會有關內容,部署近期要組織實施的5項重點工作,包括擬訂并組織實施《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我國能源安全戰略》、《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有關重大事項。
隨后,于6月16日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精神和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緊接著,6月23日,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召開,把能源革命融入能源規劃工作,讓能源革命這項長期戰略在下一個五年工作中有具體的著力點。
在緊鑼密鼓的部署實施下,圍繞“革命”這一主題詞的一張能源戰略規劃版圖逐漸清晰。
歲末將至,2014年的多項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預計今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近4.5億千瓦,全國煤層氣抽采利用量達171億立方米,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核電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技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國家能源局正是立足當前,從每一項工作抓起,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能源持續健康發展。
簡政放權,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2013年,國家能源局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1項,占能源局原有行政審批項目的29.2%。2014年簡政放權工作仍在繼續。
1月30日,改進常規燃煤火電項目的審批管理機制。
2月14日,公布行政審批目錄,保留17項能源審批權。
11月18日,國務院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共取消、下放38項核準權限。其中,火電站、熱電站、抽水蓄能電站、電網工程等項目,均下放省級政府或者地方政府核準。
縱觀簡政放權時間表,取消、下放和監管,無疑是三個關鍵詞。
在1月13日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表示:“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凡是能下放的一律下放到地方,凡是能交給市場的一律交給市場。創新審批(核準)備案機制。對于保留的審批、核準、備案事項,進一步優化行政審批程序,簡化項目審批前置條件,建立網上公示和審批制度,加快推進陽光審批、限時辦結,提高服務效率和透明度。”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結束后的第3天,吳新雄在6月16日主持召開的黨組(擴大)會議上再次表示,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強化監管,推進審批項目內網公示和外網陽光公開,促進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簡政放權不是簡單“放權”了事。為保證取消下放的各項權限落地,能源局加強后續監管,防止出現變相審批、假放權。通過強化能源監管職能、完善能源監管機構、創新能源監管機制、部署重點專項監管等措施,確保簡政放權工作取得實效。
今年1~5月,國家能源局組織有關派出機構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在17個省份開展了能源項目審批簡政放權落實情況專項監管,并選取少量地區進行重點監管,選取一個省份(地區)進行駐點監管。
今年簡政放權的駐點監管選取江蘇省,并于7月17日發布了駐點監管報告,反映落實情況。
在簡政放權的過程中,國家能源局探索了能源監管工作機制和方法,深入研究了在發展改革新形勢下能源專項監管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為建立開展專項監管工作制度進行了積極實踐。
截至目前,2014年全年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7項,占原有行政審批事項的68%。
解民生之憂,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用能狀況
能源關系國計民生,與人民利益密切相關。國家能源局始終本著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方針開展各項能源工作,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 為解決無電地區人民群眾用電問題,國家能源局實施了無電地區人口用電問題三年行動計劃。在2013年解決150萬人口用電問題的基礎上,今年9月底解決四川40.2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11月新疆66.9萬無電人口提前一年實現電網覆蓋范圍內戶戶通電。
對于無電群眾,通電是多年的期盼,而對于受災停電的群眾,復電的瞬間往往傾注著重建的希望。2014年自然災害多發,2月湖北、江西、安徽等地電網覆冰,3月廣東、廣西等地遭遇暴雨,7月強臺風威馬遜登陸海南,8月云南昭通地震……國家能源局時刻牽掛著災區群眾,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迅速啟動應急機制,部署救災工作,指定當地派出機構趕赴現場指導參與求援,盡一切努力盡快恢復電力供應,為人民群眾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讓群眾溫暖度冬和過個祥和春節,是最接地氣的民生工作。國家能源局超前部署,要求做好春節和迎峰度冬期間天然氣供應保障。今年1月30日印發《關于確保春節期間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的通知》,10月20日發布 《關于做好2014年天然氣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國家能源局嚴格落實任務要求,加強有序用氣監管,確保各項保供措施到位。
深入推進人民群眾用電滿意工程,加大城市配網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力度,開展能源扶貧工作,國家能源局已經做的和正在做的工作還有許多,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用能狀況,讓群眾生活用能無憂。
大氣污染防治,促進能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
四分之一國土面積和6億人口受到霧霾影響的嚴峻現實讓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變得空前緊迫。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大力推動大氣污染防治,作為能源主管部門的國家能源局更是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在能源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大氣污染防治相關工作。
負責全面協調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能源保障工作的組織機構———國家能源局大氣污染防治辦公室成立于2013年。2014年1月13日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吳新雄在會上提出將制訂能源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方案的出臺承載著各方期盼。 在隨后的2月,吳新雄連續主持召開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有關工作專題會議,明確國家能源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時限及責任。隨后,《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于3月24日正式發布。至此,能源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了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為全國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實現提供堅強保障。有了行動指南,各項工作的開展就有了清晰的脈絡和方向,多項細化措施也隨之全面鋪開。
6月27日,吳新雄先后赴上海外高橋第一、第三發電廠,實地調研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工作。9月12日,國家能源局印發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具體部署了煤電行業加快升級與改造、提升高效清潔發展水平等工作。 作為突出治理的重點地區———京津冀地區,國家能源局下大力氣,狠抓落實。6月,與京津冀三省市及相關能源企業簽訂《散煤清潔化治理協議》,牽頭成立治理協調小組,統籌指導工作,力爭到2017年潔凈煤使用占比達90%。同月簽署的還有《“煤改氣”用氣保供協議》,要求京津冀三地政府以及石油石化企業切實保障民生用氣供應,通過“煤改氣”防治大氣污染。12月1日,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研究六項措施為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提供解決方案。防治工作正沿著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區域脈絡延伸開來。一點一滴切實行動凝聚起來,形成合力,終將解除霧霾鎖國的困境,促進能源行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