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2013年12月29日,寧夏大唐國際紅寺堡2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通過大負荷試驗,實現了項目當年投產當年發電的目標,標志著寧夏新能源公司在項目發展上又走出堅實的一步,為地方環保及節能減排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該項目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南側,平均海拔為1450-1480米之間,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平均年總輻射為5733兆焦,總裝機容量為20兆瓦,占地0.53 平方公里,布置了20個1兆瓦光伏發電單元,共安裝單晶硅太陽能光伏組件6.6679萬塊,逆變器40臺。
為確保項目年底投產,在項目開工伊始,該項目成立指揮部,超前謀劃,制定了清晰的工作思路。節約用地、合理布置,對平面布置方案、電氣方案、支架及支架基礎等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在不影響工程建設進度并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工程投資;把握關鍵環節,加強與地方政府、電網公司等部門溝通協調,爭分奪秒,全力推進送出線路建設;跟蹤各種材料、設備的加工制作情況,安排專人進駐廠家監督制造; 克服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的地形條件影響,經歷暴雨、地質塌方、冬季大風、沙塵等惡劣氣候的考驗。
該項目投運后在節約能源、調整能源結構及改善環境方面有著重要意義。電站建成后第一年光伏電站年平均上網電量3132.56萬度,年等效滿負荷運行小時數約為1566.28小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1萬余噸,相應可有效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廢氣排放量,節約用水11.79萬噸,并減少火電站相應的污廢水和溫排水等對水域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