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0月25日,合肥高新區聚力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雙招雙引”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中安創谷科技園舉行。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本次簽約的22個項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領域,具有發展質量高、示范效應強、行業前景優等顯著特點,總投資達50億元。
其中,安徽省皖能能源交易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皖能綜合能源投資交易平臺,作為全國碳排放市場首批納入的行業,發電行業正在全力適應“雙碳”發展方向;中霖高科安徽有限公司投資3.2億元建設總部暨水環境自主先進設備生產基地項目,解決目前我國高性能橡膠閥依賴進口和產品供應不足的卡脖子問題;合肥車有道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建設車用環保尿素項目,用于汽車尾氣處理。

據了解,合肥高新區作為中西部首批、安徽省首家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上一直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率先在全國工業園區中編制綠色發展規劃和發布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充分發揮園區高端科技資源和產業培育要素集聚優勢,推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并保持高位增長,為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先進的科技支撐。
在新能源產業方面,合肥高新區通過“招大引強+內生培育”,從逆變器企業陽光電源起步,向前端的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后端的儲能電池、系統集成等雙向延伸,吸引晶澳、通威、3M、中建材等重點企業相繼落戶,一批本土企業不斷壯大,形成了光伏玻璃基板-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儲能電池-光伏系統集成的垂直產業鏈,成為全省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培引了一批龍頭支柱企業,技術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據介紹,合肥高新區是合肥市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核心區和示范區。2015年,合肥高新區率先在全省建設“合肥環保產業園”。2020年,合肥高新區以科技化、國際化為定位,升級打造“國際環保科技園”,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框架體系,企業數量及產值規模在全省占比位于前列。另外,組建了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技術創新院、中國環科院合肥科技創新中心、安徽大學綠色產業創新研究院、中國化學環保研究院等研發平臺,多家企業在節能、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擁有多項自主核心技術。
記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間,合肥高新區將在繼續推動量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優勢支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未來能源”和“未來環境”兩大支柱產業。圍繞培育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目標,以科技創新為爆發點,高標準建設“國際環保科技園”和“零碳科技產業園”,培引一批具有技術和品牌優勢的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爭取成為全國新能源及節能環保領域創新技術策源地和產業發展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