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戰略》明確提出要提高能源行業氣候韌性。重點針對高溫、冰凍、暴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開展氣候變化對能源生產、運輸、存儲和分配的影響及風險評估。根據氣候資源和能源需求變化,優化能源結構和用地布局。加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下輸配電系統保護和應急調度,強化電力設備監測和巡視維護,推動儲能、智能電網和數字化等技術應用,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電力基礎設施安全風險預測預警、防御應對和快速恢復能力。
關于印發《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委、局)、財政廳(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局)、交通運輸廳(局、委)、水利(水務)廳(局)、農業農村廳(局、委)、文化和旅游廳(局)、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廳(局)、氣象局、能源局、林草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各省會(首府)城市中心支行:
為貫徹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強化適應氣候變化行動舉措,有效防范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我們研究制定了《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要根據戰略要求,牽頭研究編制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并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組織實施。
生態環境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科學技術部 財政部
自然資源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水利部
農業農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應急管理部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科學院
中國氣象局 國家能源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2022年5月10日
(此件社會公開)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2022年6月7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