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wcoe6"><table id="wcoe6"></table></fieldset>
<ul id="wcoe6"><sup id="wcoe6"></sup></ul>
  • <ul id="wcoe6"></ul>
    <ul id="wcoe6"><dfn id="wcoe6"></dfn></ul>

    第二屆熱電聯產遠距離低能耗集中供熱技術研討會

    核心提示:為持續交流熱電聯產遠距離低能耗技術發展及借鑒成熟經驗,中國電力科技網于2019年1月8日在銀川召開“第二屆熱電聯產遠距離低能耗集中供熱技術研討會”。

    中國電力科技網2019年1月8日在銀川召開“第二屆熱電聯產遠距離低能耗集中供熱技術研討會”。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委常委、秘書長王勇,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厲吉文擔任會議主席,24位專家發表主旨演講,交流熱電聯產遠距離低能耗技術發展,借鑒成熟經驗。參觀華電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和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



    會場

    【致辭】

      會議首先由中國電力科技網副主任耿迪致開幕辭:

      國家能源局徐錠明局長、銀川市委常委王勇副市長、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厲吉文黨委書記,各位專家、與會嘉賓:

      很高興能與大家相識相聚——銀川,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東有黃河穿境而過,西依賀蘭山風景如畫!

      今朝齊聚西夏故地,感慨系之。在中國歷史版圖上,西夏王朝曾是一顆璀璨明星,復古神秘,絢彩奪目。古今往來,始終被賦予傳奇色彩。日漸月染、斗轉星移,屹立二百年古國湮入歷史長河,然,驍勇善戰、剛毅堅強、百折不撓,西夏精神沿襲至今。

      2018夏“初心號”盾構機穿越黃河,會師“管線長龍”;11月1日,寧夏供暖季第一天,西北最大,國內首家,采用百萬空冷機組供熱、長距離、跨黃河、大溫差熱泵技術的“東熱西送”集中供熱項目,正式投入運營。“鳳凰城”振翅而起,滾滾熱浪串連整座古城,溫暖惺忪凍土,西夏精神沿襲既往,薪盡火傳。

      本屆會議旨在加大高能耗、重污染燃煤小鍋爐關停力度,充分發揮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優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穩步推進遠距離低能耗集中供熱,進一步研究“智慧供熱”體系,實現能源行業供給側改革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十步芳草,桃李滿園,推陳出新,砥志研思!

      向會議主席、演講專家致以崇高敬意;對所有參會者表達誠摯謝意;

      特別感謝寧夏華電靈武發電有限公司和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周到安排參觀。

      揚一曲西夏贊歌,翻閱滄桑古籍,頌近二百年不倒傳奇;

      逞八面英豪之氣,萃聚歷史故地,瞻東熱西送驚世創舉。

      誠摯祝愿各位2019再創佳績!

      

    耿迪                                劉冰

      中國電力科技網劉冰宣讀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會議主席賀詞:

      第二屆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研討會今天在銀川隆重召開,特發此函祝賀。

      2018年3月20日,第一屆研討會在山西太原召開,我作為會議主席發表《供熱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更是重大的民心工程》報告,專家圍繞熱電聯產遠距離低能耗與節能減排進行深度交流,成果顯著。

      目前能源革命進入新階段,信息化、數字化是趨勢;聯網化、共享化是必然;分散化、低碳化是路徑;可負擔、可靠和可持續才有未來。黨的十九大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解決人民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以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供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新年伊始,第二屆研討會召開。東熱西送工程亮點很多,中國電力科技網又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新朋老友,交流互動、實地考察,我感到非常欣慰。請大家珍惜機會、多提問題,把先進技術、經驗、思路帶回去,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

      國際上正在研究將零二氧化碳技術逐步推向市場,高碳能源終將被低碳能源和無碳能源取代,能源革命目的是讓世界能源消費結構逐步趨向低碳化。

      關于未來熱電冷聯產開發與利用,分享三十二字:因地制宜,多源開發;因需制宜,各得其所;因人制宜,各盡其用;因時制宜,梯級利用。

      預祝會議圓滿成功,不虛此行,滿載而歸!

      會議主席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厲吉文致辭: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我們相聚在美麗銀川,共同探討長距離低能耗供熱技術。我代表華電寧夏分公司對遠道而來的各位專家、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支持和幫助華電寧夏事業發展的領導、同仁表示衷心感謝。

      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作為電力央企排頭兵,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華電責無旁貸。華電寧夏公司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積極響應寧夏自治區“生態立區”戰略,主動承擔央企社會責任,在自治區及銀川市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承擔了華電銀川“東熱西送”集中供熱工程建設重任。

      工程以華電靈武電廠為熱源,采用“大溫差+熱泵”長距離供熱技術,向銀川市輸送清潔熱能。主要包含百萬千瓦空冷機組供熱技改、首次盾構穿越黃河、長輸管網和城區管網建設三大部分,涉及大型穿越53處,溝渠穿越37處,公路、鐵路穿越21處,交通樞紐穿越108處,建設改造中心換熱站29座、末級換熱站110座,鋪設供熱管道217公里,一次性接帶供熱面積達3500萬平方米。無論技術難度、管道長度,還是開工面積、作業難度均開創國內供熱工程建設之先河。

      為打贏銀川“藍天保衛戰”,在地方黨委政府和華電集團鼎力支持下,華電發揚紅軍“飛奪瀘定橋”精神,一年內完成原本需要三年的工程量,2018年11月1日順利投運,是全國一次開工建設面積最大,建設時間最短,一次達到滿負荷運行,首個長距離穿黃供暖工程。系統運行總體平穩,居民供暖滿意度大幅提升,銀川市PM2.5較同期下降21%,二氧化硫下降44%,空氣質量改善程度全區第一,為打贏銀川“藍天保衛戰”貢獻了華電力量,體現華電政治擔當和央企責任。

      本屆研討會是一次相互學習、開拓視野的聚會,更是思想交流和觀點碰撞的盛會,將介紹銀川“東熱西送”集中供熱工程相關技術及經驗,希望各位專家、來賓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提升系統運行維護水平。也希望通過深入交流,產生更多技術及工程合作成果,不斷提升遠距離低能耗集中供熱技術應用水平,為能源行業供給側改革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祝研討會圓滿成功,各位來賓、專家工作順利、心情愉快、萬事如意!



    厲吉文

    【技術演講】
     
      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調度運維部負責人韓冬:“長輸熱網建設及運行”。

      長輸熱網自華電靈武電廠引出熱源,遵循“安全、可靠、成熟、經濟、節能、先進、智能”建設理念,應用“互聯網+智能”供熱技術,向銀川市集中供熱。主要技術:大溫差供熱技術、供熱管道無補償冷安裝技術、長距離輸送供熱技術、供熱“質量并調”調節技術、集中供熱技術、智能化熱網控制技術。設計要點:水平和熱平衡設計、官網應力控制、黃河盾構專題設計、施工組織總設計。一期工程設計供熱面積3770萬㎡,替代供熱區域小鍋爐155臺。年減少城區燃煤量13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2萬噸、氮氧化物2萬噸、煙塵3.5萬噸,具有顯著環保效應、社會效應和節能效果。

      天津卡爾斯閥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獻躍:“供熱長輸管網閥門應用新技術”。

      在供熱系統中,合理選用流體控制設備及設計熱源規劃,成為供熱企業首要任務。闡述全焊接蝶閥、平底式無流阻偏心半球閥、全焊接球閥的技術優勢。詳述閥門智能控制系統:智能型電動執行機構可靠地對各種閥門實行精確控制,有功能全面、性能穩定、調試維修簡單等特點。可通過紅外控制器對其進行非侵入式快速設置,控制器采用全視角LCD液晶顯示器,清楚直觀的顯示執行器工作狀況,方便了用戶操作和使用。以部分500萬以上工程項目實例,展現閥門新產品實際應用成效——智能型電動執行機構能可靠地對各種閥門實行精確控制,具有功能全面、性能穩定、調試維修簡單等特點。
     
         

    韓冬                          劉獻躍

      華電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技改項目負責人武全偉演講:“高背壓供熱系統在靈武電廠的應用推廣”。

      一、熱源汽水系統由廠內熱網循環水系統、#1機組抽汽系統、#2、3機組抽汽系統、熱網首站補水、疏水系統構成。二、高背壓熱網凝汽器采用頂部進、四流程單殼體表 面型結構。凝汽器由2個喉部、1個殼體、1個熱井、2套前、后水室及固定支座等組成的全焊接結構,總有效面積18400㎡,循環水15433t/h。通過對系統參數研究,經充分調研和計算討論,在高背壓凝汽器水室底部引出兩路φ426×12自流管道,接入到排汽裝置下部正常液位以下,通過凝汽器和排汽裝置的高度差將凝結水自流至排汽裝置內,管道上配置調節閥,控制凝汽器液位,設置凝結水泵備用應對極端條件。三、闡述背壓汽輪機,來自中低壓連通管的蒸汽從背壓汽輪機左右兩個主汽門、調節汽門進入汽輪機,對汽輪機葉片做功后,乏汽通過一根排汽母管進入熱網加熱器。

      北京華源泰盟節能設備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楊巍巍:“吸收式換熱技術助力長輸供熱”。

      基于吸收式換熱的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技術:換熱站大溫差改造、原有電廠余熱回收、周邊電廠長距離供熱。關鍵設備:余熱回收機組、吸收式換熱機組。高背壓供熱改造對一期機組進行抽凝擴容改造,并配置1臺背壓發電機,對二期機組進行抽凝改造,并配置2臺背壓發電機。#1、#2機組投入高背壓凝汽器運行,期間機組負荷最高至540MW,高背壓凝汽器凝結水自流運行正常,可實現自流控制。
     
      

    武全偉                             楊巍巍
     
      西北電力設計院熱機脫硫室資深設計師/高級工程師劉元霖:“華電靈武電廠向銀川供熱廠內改造方案構想”。

      針對靈武電廠具體情況構建供熱負荷從4000~8000萬平米廠內分步實施改造工程構想,分析不同實施階段如何充分利用乏汽和抽汽,保障供熱能力并有效實現能源梯級利用。將直接空冷機組高背壓改造、機組高背壓換轉子改造、純凝機組抽凝改造及利用背壓機對抽汽進行能源梯級利用等多種供熱技術融為一體,構建一套能有效發掘電廠供熱能力,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的熱電聯產方案和系統。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永紅:“構建大溫差長輸熱電聯產供熱新模式”。

      一、大溫差的實現:分布式降溫——熱力站大溫差改造,熱力站空間不夠,采用分體型和模塊機調峰和降溫結合;中繼能源站,充分利用現狀供熱區域熱水管網,利用原有小型熱電廠用地、燃煤鍋爐房、大型換熱站用地改造為能源站,進一步降低回水溫度至15~20℃,燃氣調峰或用現狀燃煤爐調峰,能源站內設大溫差機組。二、充分挖掘目前熱電聯產余熱資源,長距離經濟、安全地輸送熱量。考慮余熱回收方式靈活性調節,開展熱電協同靈活性改造示范,通過蓄熱裝置和吸收式換熱,實現高效率和靈活調節。長距離經濟性輸送和電廠靈活性調節關鍵是降低回水溫度,已有成熟技術和裝置,瓶頸是熱量結算方式,需政策和機制支持。建議:多熱源聯網供熱,增加不同主力熱源主干線聯通,實現互聯互通,互為備用;余熱回收熱網和熱源分別投資,對熱價按照回水溫度分段計費,提高企業實施積極性;加大老舊供熱管網系統改造力度,如長輸系統作為新增熱源改變現狀市區熱網的水力分配,對現狀管線的承壓是挑戰。
     
      

    劉元霖                           李永紅

      上海新華控制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戈黎紅:“智慧熱網系統解決方案”。

      闡述供熱系統電儀控整體解決方案、基于云平臺的智慧熱網解決方案。基于工業自動化控制及云平臺物聯網技術應用,集供熱能耗計量、用戶室溫控制、熱網系統控制一體化等整個供熱系統監控,達到智能化、自主化、自動化、科學化,實現供熱系統整體節能降耗。單一監控系統,已不能滿足熱力行業調度生產需求。“智能熱網”除監控系統外,又衍生出數個支持系統,包括指揮調度、氣候模型系統等,相互聯系,建立在同一平臺之上,實現一體化資源共享模式。

      南京蘇夏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佴耀:“高參數蒸汽管道遠距離輸送與案例”。

      該技術具有蒸汽管道輸送距離長、溫降小、壓降小、能耗少、蒸汽管道綜合投資省、超低負荷安全運行六大技術特點。以華電望亭發電廠至相城區集中供熱、廣西柳州發電有限公司高壓蒸汽項目和連云港虹洋熱電蒸汽管網供熱工程等為例,詳述一至四代成功應用關鍵技術。“長輸低能耗熱網技術”成功的關鍵問題:熱負荷;“政府、業主、設計、材料、施工”五大環節;整套技術的綜合應用;長輸熱網與常規熱網投資比較;特殊關鍵地段管道敷設問題;熱電廠供熱設計規范、設計手冊;智能熱網系統。未來定位:國內一流的節能與供熱領域專有技術服務商。
     

    戈黎紅                              佴耀

      中船重工第七〇三研究所蒸汽動力事業部副部長/高級工程師王超:“大流量低參數節能供暖型背壓式汽輪機設計要點及結構特點”。

      設計要點:滿足大容積流量、低壓差小焓降需求。結構特點:采用基于節流調節的速關調節聯合汽閥、快拆快裝式端汽封技術、雙向撓性支承技術、大反動度大攻角小焓降通流葉片、快裝式設計技術。有效實現余壓勢能梯級利用,節能效果明顯。針對不同客戶、流量需求,進行系列化工作,可滿足不同用戶定制化需求。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熱節能技術有限公司汽輪機及熱力系統技術部副主任/研究員寧哲:“在役機組供熱改造及供熱機組靈活性提升技術”。

      詳述采暖供熱改造和工業供熱改造技術。應關注的技術問題:對汽輪機進行詳細的熱力計算、強度校核通流部分重要零部件、核算供熱改造后的推力、保證低壓缸最小流量、在抽汽管道上設置完善的保護措施和疏水點、做好新聯通管及抽汽管道工作、研究補水及水處理系統相關問題、對凝結水泵進行變頻改造、改造汽輪機控制系統。提升供熱機組靈活性技術路線:儲熱解耦調峰技術、電鍋爐熱電解耦調峰技術、基于蒸汽流程改造的靈活性改造技術。低壓缸近零出力技術核心是僅保留少量冷卻蒸汽進入低壓缸,實現低壓轉子“零”出力3000轉運行,更多蒸汽進入供熱系統,提高供熱能力,降低電負荷,同時降低發電煤耗。該技術運行方式能夠實現供熱機組在抽汽凝汽與高背壓的不停機靈活切換,不僅改造費用小,運行維護費用也大幅降低。
     
      

    王超                              寧哲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李彬:“華電供熱工程項目管理體會”。

      管理模式的選擇:設計一個標,監理四個標,采購業主采購;施工標分成28個標段平行發包,總分包或平行分包的管理模式;介紹其優缺點。分析深基坑工程、降水工程、頂管工程、雨季施工、穿越工程、施工外圍環境等技術難題,并給出對策。建議:1.設計再優化,降低工程難度,減少造價,縮短工期等可能更臻善臻美;2.引入專業項目管理團隊參與工程建設,減少內耗,避免彎路。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供熱技術部主任鄭立軍:“熱電解耦與新型凝抽背供熱技術”。

      熱電解耦技術路線:低溫余熱回收——挖掘存量機組供熱能力;調峰蓄熱技術——提升熱電機組運行靈活性實現熱網的削谷填峰;梯級加熱系統,電鍋爐技術——提升熱電機組運行靈活性。針對國外技術分析研究,并根據國內、外汽輪機設計理念、參數差異,原創性開發出了適應國內汽輪機的新型凝抽背技術,區別于加裝有3S離合器的凝抽背供熱技術,切除低壓缸進汽,高中壓缸實現背壓運行的供熱技術。分析改造典型案例。
     
      

    李彬                             鄭立軍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戈志華:“大型火電機組余熱高效梯級供熱技術”。

      與傳統抽汽供熱模式相比,梯級供熱模式煤耗量顯著減少,同時供熱能力明顯增加,熱經濟性大幅度提升。梯級供熱網的優化:以總的經濟性最優為目標,建立遠、近程熱網熱負荷分配方案優化方法。考慮建設、燃料成本,運行成本下的供熱、發電收益獲得凈收益。以實際熱網為對象,提出近遠程熱網負荷不同分配方案;綜合考慮近程熱網水量、水泵能耗、管網管徑、熱網基建投資費用和熱損失費用等因素,確定不同方案供熱和發電的綜合收益。全國熱電聯產機組裝機容量超過3.0億千瓦,若采用高背壓余熱供熱,在全國熱電聯產機組推廣,供熱期發電功率提升7%,相當于年新增發電量約560億千瓦時,供熱量可增加30%,年可新增采暖供熱量5.7億吉焦,新增供熱面積約14億平方米,和傳統抽汽供熱方式相比,年節約標煤約435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1億噸。

      天津國投津能發電有限公司運行管理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王峰演講:“百萬機組水-電-熱聯產聯供探索”。

      水電熱聯產聯供下階段的優化策略:1.水電熱聯合調整策略;2.海淡加熱蒸汽再循環利用節能改造;3.開展將供熱回水溫度深度降低后的研究;4.開展基于熱網蓄熱能力特性的AGC優化提速研究;5.一、二期聯合供汽用于制水、供熱,提高機組調峰能力和供水、供熱的穩定性;6.開拓淡化水市場用戶,探索淡化水高端用戶,提高海水淡化效益。“水-電-熱”聯產百萬機組有利于發揮大機組優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不僅符合國家能源利用政策,體現熱電聯產、綜合利用原則,而且更有利于城市環境保護,社會、環境、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王峰                               戈志華
      中冶華天包頭設計研究總院周小三:“寧夏華電靈武公司向銀川市供熱熱網項目一期工程熱網設計”。

      設計要點:長輸主干線管徑選取;壓力選取;供熱管線補償方式、材料選取;管道保溫選擇;中繼泵站的設置;熱力中心站供熱系統。結合長輸供熱實際情況,確定高溫水網設計壓力取2.5MPa,考慮城區一級網事故下需與城區其它熱源需進行互備聯網運行,城區其它熱源熱力網設計壓力為1.6MPa。供熱管道以直埋敷設為主,包括穿黃隧道和部分架空穿越敷設。中繼泵站設置滿足長輸供熱系統輸送動力不足,降低管網設計壓力,結合長輸供熱系統動態水力計算進行驗算,保證中繼泵站的設置正常運行及事故情況導致的超壓、汽化等可能性降到最低。供熱系統采用大溫差供熱技術,在管道流量不變前提下,增大熱網輸熱能力。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系助理研究員萬杰:“熱電聯產機組的大數據運行優化技術”。

      逐漸形成一套基于電力大數據技術基本建模思路,分為動態模型和靜態模型兩種。融合建模策略:1.引入實際運行大數據對模型進行校驗;2.以機理模型為基礎,融入數理模型。滑壓優化是現有典型燃煤機組采用的一種最有效的節能方式。新型大數據優化策略:主輔汽輪機的流量控制特性曲線的自由度概念;利用實際運行大數據建模、識別、獲取滿足機組調節速率、精度和響應時間的最佳自由度;進行主輔汽輪機流量控制特性曲線的變自由度優化方法。大數據應用視角:基于人工經驗和實際大數據的便捷、精確耗差曲線仿真獲取,基于耗差仿真曲線的機組間熱電負荷三維分配優化方法,基于熱電負荷聯合大數據預測的動態分配方法。
     
      

    周小三                           萬杰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系博士姚坤:“大型空冷機組冬季供熱能力與負荷調節性能的實時監測及故障預警”。

      一、通過分析低壓缸流量神經網絡模型優勢、難點,總結技術解決方案:數據維數約減、熱平衡關鍵參數評估、歷史數據篩選、數據反算定義類別標簽、典型工況提取。二、建模策略:維數約減、典型工況數據反算、熱平衡工況評估。三、融合模型:基于PI數據庫的數據源實現數據實時傳輸;同樣適用于DCS通訊策略;空冷供熱機組在保證充分供熱能力條件下,實現靈活快速調峰,對大規模風電消納有重要作用。通過低壓缸流量監測實現供熱能力監測,滿足空冷機組低負荷階段空冷島防凍預警需求,可用于汽輪機末級長葉片顫振邊界判定與預警。

      浙江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安全部主管王飛宣讀浙江浙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孫士恩演講:“國內外熱力產業現狀、發展趨勢及新技術應用研究”。

      介紹丹麥、德國先進能源系統及國內外典型熱電聯產項目。闡述吸收式熱泵技術、雙轉子低真空、智能供熱技術、調峰蓄熱等技術。目前供熱新技術,可大幅提高電廠供熱能力和管網輸送能力,從而開拓更大市場空間。未來熱力產品需求量巨大,市場發展前景廣;國家政策力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給熱力發展帶來新機;現役供熱系統節能潛力巨大,提質增效空間大。
     
      

    姚坤                                王飛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隧橋院隧道二分院院長李庭平演講:“華電銀川集中供熱工程穿黃盾構隧道設計要點&關鍵技術”。

      黃河穿越工程為寧夏地區第一條盾構隧道工程,也是國內首條穿越黃河供暖專用隧道工程。主要介紹施工過程中復雜邊界條件、超深盾構工作井設計與施工、及富水高壓細砂層長距離盾構掘進等一系列特點和難點,從建筑工程、結構工程、附屬工程等方面講解穿黃盾構隧道設計要點與關鍵技術。

      中華環保聯合會能源環境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專家組組長/教授王雅珍:“熱電聯產遠距離輸送在設備選型和安裝中應注意幾個問題”。

      一、從首站設備、隔壓站設備闡述設備選型中應注意的問題。二、節電>20%以上的安裝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多臺汽水換熱器出水管與母管的連接方式;多臺循環水泵出水管與母管的連接方式;多臺并聯板換出水管與母管的連接方式;無論是首站、隔壓站、換熱站,全部回水管都應該與回水母管成30°角連接;焊接時注意事項;30°角斜接實例;YZ-101防腐阻垢劑擁有減阻作用,可節電30%左右,節能大于10%~50%。三、選擇擁有防垢、防腐、防失水三種功能的水處理方法。四、防止停用期間管網和設備腐蝕及滋生生物粘泥的方法。
     
      

    李庭平                            王雅珍

     
    【專家答疑、深度交流】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清華大學工業及民用鍋爐煤清潔燃燒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卓建坤和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能源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永紅分別主持專家對話交流環節。同武全偉、韓冬、劉元霖、楊巍巍、戈黎紅、劉智、李庭平、王超、周小三、佴耀、戈志華探討熱點、難點問題,并對發展前景展開交流。與會嘉賓將演講過程中記錄的問題進行提問,專家結合演講內容和科研成果,多維解答,互動交流,雙向溝通、教學相長。與會嘉賓還針對專家研究方向提問,既擴展思路,又衍伸技術內涵,深入研判可行優化方案,受益匪淺。兩場答疑在熱烈活躍的氣氛中結束,會務組將尚未解答的問題編號整理,統一發至微信技術交流群,專家一一對應線上解答。線下思想碰撞,迸發智慧火花;線上延續探討,學習不止。
     
     
    【節目薈萃】
     
      休息時間,參會單位和與會嘉賓上臺表演節目,精彩絕倫,引人入勝。

      華電國際靈武發電有限公司——獨舞《藍天的獻禮》絕艷登場,曼妙身姿,如振翅而起的大雁,亦猶沖破云霄的蒼鷹;二胡、笛子合奏《梁祝》,裊裊余音、婉轉悠揚;古琴演奏《關山月》音韻平和,一彈再鼓,可謂動無窮之幽趣焉;太極拳神形兼備、剛柔并濟。
    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相聲《供熱那些事兒》,幽默語言襯出真摯情感,道出熱電人不怕艱辛、勇往直前的堅強品行;二胡獨奏《奔馳在千里草原上》,氣勢磅礴、熱情奔放;最為驚艷當屬楊曉鷹女聲獨唱《江山》,一招一式、抑揚頓挫,專業范兒十足,博得滿堂彩。華北電力大學馬立群一首《古龍群俠傳》,十分應景,能人志士齊聚一堂,群英薈萃、眾芳吐艷。威立雅(中國)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史皓宇、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王立文分別帶來兩首男聲獨唱,個人魅力彰顯企業形象。中華環保聯合會能源環境專委會王雅珍教授也一展歌喉,精彩異常。
     
    【參觀】
     
      1月10日上午,部分參會者參觀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海寶西區中心換熱站、集控中心、3號中繼站、穿黃隧道河西始發井;下午前往華電靈武電廠參觀供熱首站和汽機房及集控室。直觀了解銀川“東熱西送”工程和大溫差長輸熱電聯產供熱新模式、吸收式換熱技術,深入認識供熱管網規劃、換熱站設置、穿黃隧道施工和廠內改造。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職工頂“三九”嚴寒,戰“三伏”酷暑,眾志成城,創造三年工程一年竣工奇跡,堪稱我國遠距離熱電聯產工程典范——氣派明亮的集控中心印象頗深,現代化大數據一目了然,熱網監控管理機制完善;國內首條穿越黃河供暖專用隧道工程震撼,“初心號”24小時掘進32米的紀錄,刷新中國泥水盾構單日掘進速度紀錄。華電靈武電廠兩臺100萬千瓦機組是全球首套百萬千瓦級空冷機組,建設起點高,容量大,技術領先。

      參觀人數較多,靈武電廠和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十分重視,精心規劃參觀路線,組織專人引導講解,對參觀者所提問題一一解答,為本屆研討會劃上圓滿句號。
     
      中國電力科技網對本次會議進行全程實況錄像,供國家能源局、住建部及各大發電集團主管部門交流學習;還將本次會議專家演講PPT上傳中國電力科技網相關欄目和電力月刊,廣大電力供熱科技工作者在線瀏覽,免費共享、傳播先進技術和經驗,為我國電力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交流互動

      會議休息時間,插播文藝節目,精彩絕倫,引人入勝。

      華電國際靈武發電有限公司——獨舞《藍天的獻禮》絕艷登場,曼妙身姿,如振翅而起的大雁,亦猶沖破云霄的蒼鷹;二胡、笛子合奏《梁祝》,裊裊余音、婉轉悠揚;古琴演奏《關山月》音韻平和,一彈再鼓,可謂動無窮之幽趣焉;太極拳神形兼備、剛柔并濟。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相聲《供熱那些事兒》,幽默語言襯出真摯情感,道出熱電人不怕艱辛、勇往直前的堅強品行;二胡獨奏《奔馳在千里草原上》,氣勢磅礴、熱情奔放;最為驚艷當屬楊曉鷹女聲獨唱《江山》,一招一式、抑揚頓挫,專業范兒十足,博得滿堂彩。華北電力大學馬立群一首《古龍群俠傳》,十分應景,能人志士齊聚一堂,群英薈萃、眾芳吐艷。威立雅(中國)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史皓宇、中冶華天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王立文分別帶來兩首男聲獨唱,個人魅力彰顯企業形象。中華環保聯合會能源環境專委會王雅珍教授也一展歌喉,精彩異常。


     
    【參觀】

      1月10日,部分與會嘉賓上午參觀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海寶西區中心換熱站、集控中心、3號中繼站、穿黃隧道河西始發井;下午前往華電靈武電廠參觀供熱首站和汽機房及集控室。通過一天的參觀,與會嘉賓對銀川“東熱西送”工程和大溫差長輸熱電聯產供熱新模式、吸收式換熱技術有更直觀了解,對供熱管網規劃、換熱站設置、穿黃隧道施工和廠內改造有更深入認識。其中,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職工頂“三九”嚴寒,戰“三伏”酷暑,眾志成城,三年工期提前竣工,堪稱我國遠距離熱電聯產工程典范——氣派明亮的集控中心印象頗深,現代化大數據一目了然,熱網監控管理機制完善;國內首條穿越黃河供暖專用隧道工程震撼,“初心號”24小時掘進32米的紀錄,刷新中國泥水盾構單日掘進速度紀錄。華電靈武電廠兩臺100萬千瓦機組是全球首套百萬千瓦級空冷機組,建設起點高,容量大,技術領先。

      由于參觀人數較多,靈武電廠和寧夏華電供熱有限公司十分重視,精心規劃參觀路線,組織人員引導講解,對參觀者所提問題一一解答,為本屆研討會劃上圓滿句號。
       

    參觀現場


    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黨委書記厲吉文和中國電力科技網主任魏毓璞合影

      中國電力科技網對本次會議進行全程實況錄像,供國家能源局、住建部及各大發電集團主管部門交流學習;還將本次會議專家演講PPT上傳中國電力科技網相關欄目和電力月刊,廣大電力供熱科技工作者在線瀏覽,免費共享、傳播先進技術和經驗,為我國電力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中國電力科技網:m.0631rcsc.com;

      聯系人:魏毓璞18801034448;周麗15010503361;楊曉容18001252968。

     
    協合運維
    電力月刊171期
    海上風光電開發建設與運行維護創新技術發展論壇
    燃煤電廠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大會
    ?

    掃描關注“電力科技”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三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在线观看成人网|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app|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vr|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怡红院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天天摸夜夜摸成人免费视频 | 蜜桃97爱成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成人深夜福利在线播放不卡|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