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唐國際新余發電公司目前裝機2臺22萬千瓦火電機組,是大唐在贛唯一運營火電廠,單機容量全省最小,同時也是建廠55年的老企業。走過半個世紀風雨的新電人櫛風沐雨,披荊斬棘,不因廠“小”而不為,不因廠“老”而懈怠,打響了一場場扭虧增盈的攻堅戰。3年前虧損的帽子壓得近千名干部職工喘不過氣來,而2013年該公司實現贏利超5000萬元,發電量、供電煤耗、廠用電率等經濟指標刷新歷史紀錄,榮獲大唐國際發電公司特殊貢獻獎。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繼續深化“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理念,秉承“務實,奉獻,創新,奮進”的大唐精神,全面提升企業效益,一季度完成發電量5.5145億千瓦時,實現利潤總額3226萬元,經營效益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三年三大步,一個個數字就像一個深深的腳印。“新電”一路走來,躍出了一道道美麗弧線,終于從“虧損戶”脫胎成了“盈利戶”,成了扭虧脫困的急先鋒,樹立了大唐在贛的新形象。
“小”中見“大”,保證顆粒歸倉
2013年,該公司始終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實施“四全”管理,克服了省內單機和總裝機容量最小的劣勢,充分發揮供汽優勢,爭取到1500萬千瓦時供熱電量、集團外替代電量6000萬千瓦時,更突破20萬機組外送電量交易資格限制,取得700萬千瓦時外送電量;認購了賽維電量1272萬千瓦時,全年完成發電量20.66億千瓦時,發電利用小時高于省內30萬千瓦機組平均利用小時265小時。同時,企業充分研究稅收優惠政策,巧用政策增效益,獲得了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減免485.73萬元以及脫硫石膏增值稅退稅3.24萬元,至今為止,該公司已連續5年爭取減免退稅共計2439萬元。
該公司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對劣化明顯的設備實施改造,利用機組檢修、停備機會,對鍋爐低溫預熱器管箱實施更換改造,分別更換管箱8個、12個,完善預熱器堵管疏通方案,使兩臺鍋爐預熱器漏風系數分別下降4.74%、8.21%;優化設備運行措施,實施二爐三磨運行方式,在保證達標排放的前提下,優化脫硫漿液泵的運行方式,加強變頻設備的維護管理,變頻器可靠性和變頻節電作用大大提高,去年生產廠用電率完成8.38%,同比降低0.34%。
該公司嚴格按照集團公司要求,結合2號機組B修,對汽輪機實施揭缸提效,合理調整動靜間隙,修后熱耗降低96.69千焦/千瓦時,折合煤耗降低3克/千瓦時,為完成全年供電煤耗362.95克/千瓦時發揮了積極作用。該公司還進一步完善運行集控制、點檢定修制,充分發揮技術監控作用,堅持設備管理關口前移,開展防磨防爆檢查11次,發現并消除隱患882點;強化異常及障礙分析,消除了鍋爐高負荷塌灰滅火、潤滑油水份超標、電泵假備用等一些長期存在的隱患,年度設備等效系數達94.73%,同比升高0.22%,設備可靠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上班遲到、早退,不掛牌上崗,工作時間“玩電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影響著一個企業的效能和形象,被一些員工喻為“指尖”腐敗。對此,該公司進一步規范員工的計算機使用和上下班勞動紀律,成立由辦公室、人力資源部、監察審計部等部門組成“考核考勤組”,定期、不定期地采取明察暗訪、媒體曝光等方式加強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紀律、工作紀律、會議管理規定等有關人員給予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對查禁不止的單位,嚴格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老”有創新,激活滿池春水
該公司實行干部公開競聘,擇優錄用,公開、公正、合理地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因為有了制度的保障,現在在該公司,一旦崗位出現空缺,都要通過考試、考核,實行公開競爭產生上崗者,改以往的“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關系人情開始失去作用,求領導打招呼在這里沒有市場,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崗位靠競爭,收入憑貢獻”的氛圍逐漸形成。該公司青年干部,今年39歲的燃料管理部“當家人”陳慶生,抓住燃料市場轉變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區域對標,大幅降低了煤炭價格。同時,積極開拓省外煤源,與山西晉城、潞安、陽泉等煤炭集團建立了直接的業務關系,增加了省外優質煤源渠道,入廠煤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全年累計入廠煤熱值同比上升342千卡/千克;抓住煤炭供需的有利時機,與供煤商溝通降低價格,使企業去年入廠標煤單價、入爐綜合標煤單價均達到區域最低,入爐綜合標煤單價同比下降282.21元/噸,對企業同比增利20934萬元的貢獻率達90%以上。
該公司印發《經濟責任制考核實施方案》,實施全員績效管理,企業將經營指標逐級分解,根據成本指標完成情況,依據責、權、利狀況進行獎懲,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從而強化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實現人人參與管理,個個關心成本,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發電部作為節能先鋒,在“價值思維和效益導向”的指引下,針對不同設備,采取了不同的節能舉措:優化河下補水泵運行,實現節約用電約670千瓦時/天;脫硫氧化風機雙機單臺運行,實現節約用電約4100千瓦時/天;燃運輸煤由每天6次控制為每天4次,實現節約用電約1500千瓦時/天;通過優化運行方式,精心操作調整,使主汽溫度、再熱汽溫度提高2度,提高了經濟性,實現節約煤耗0.1克/千瓦時。據不完全統計,上述4項舉措每年可為企業節約費用近200萬元。
上下同欲,凝聚巨大能量
在新余發電公司,普通員工也可以找到當家作主的感覺,大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有什么好的意見、建議,可以直接與企業管理層進行討論交流,以達到改善工作、促進發展的目的。該公司企務公開工作富有特色,利用企業網絡資源,開通了總經理電子信箱,其主要功能是收集企業各級管理干部、員工對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金點子”,同時充分利用閉路電視、宣傳櫥窗、辦公網絡等媒介,及時公布企業的“家底”,調動員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
今年3月份,該公司首次領導接待日活動正式啟動,總經理與8名一線員工就企業管理、后勤服務、個人訴求等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熱烈交談,在領導與員工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改變以往領導臺上講、員工臺下聽的形式,達到了聽意見、納諫言,找問題、促整改的目的。近兩個小時里,來自一線崗位的8名員工踴躍發言,直截了當、不遮不掩地提出了5大類20多條意見、建議,內容涉及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員工利益等諸多方面。該公司總經理進行了現場釋疑、答復,并表示:“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很實在、很中肯,企業馬上會認真梳理,能辦的立即竭盡全力辦好辦實,需要相關部門共同解決的盡快協調處理,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解決員工群眾熱點、難點問題,更好地服務群眾、為員工辦實事。”
現在,企業辦公會研究什么內容以及近期的重點工作和重大舉措的出臺,除商業機密外,每次都會編發會議紀要并在辦公局域網上公布,讓全體員工清楚。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全體員工明明白白地監督工作,在企業上下倡導一種透明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