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信息
講座名稱:電廠煙囪防腐技術研究
報告人:魏慧賢副教授
報告單位: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講座時長:14:16
內容簡介:第二屆火電廠鍋爐、汽機新技術與節能改造研討會
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副教授魏慧賢發表“電廠煙囪防腐技術研究”演講。演講對目前火電廠煙囪腐蝕原因進行了分析,介紹了現有防腐蝕技術應用情況,重點介紹了材料表面改性防腐技術。通過對材料表面進行疏水改性,降低水液和酸液對材料的親和性,使水液和酸液不能在材料表面鋪展和浸潤,從而降低對材料的腐蝕。實驗結果表明,與未經改性的煙囪壁面建筑材料相比,經過改性的輕質和重質壁面材料對水液和酸液的接觸角提高到180º左右,基本上與水滴在荷葉和水禽類羽毛表面的情況相當,吸水性實驗和酸蝕實驗表明,改性材料在16天的吸水率為0.1%,而未改性材料相同時間的吸水率為23.4%;改性材料經過15天的酸液浸泡,抗折強度在實驗誤差范圍內沒有變化,而未改性的對照材料的抗折強度降低28.25%。這些實驗結果表明對現有的煙囪內壁材料進行表面疏水改性有望幫助解決目前電廠煙囪的嚴重腐蝕問題。
報告人:魏慧賢副教授
報告單位: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講座時長:14:16
內容簡介:第二屆火電廠鍋爐、汽機新技術與節能改造研討會
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副教授魏慧賢發表“電廠煙囪防腐技術研究”演講。演講對目前火電廠煙囪腐蝕原因進行了分析,介紹了現有防腐蝕技術應用情況,重點介紹了材料表面改性防腐技術。通過對材料表面進行疏水改性,降低水液和酸液對材料的親和性,使水液和酸液不能在材料表面鋪展和浸潤,從而降低對材料的腐蝕。實驗結果表明,與未經改性的煙囪壁面建筑材料相比,經過改性的輕質和重質壁面材料對水液和酸液的接觸角提高到180º左右,基本上與水滴在荷葉和水禽類羽毛表面的情況相當,吸水性實驗和酸蝕實驗表明,改性材料在16天的吸水率為0.1%,而未改性材料相同時間的吸水率為23.4%;改性材料經過15天的酸液浸泡,抗折強度在實驗誤差范圍內沒有變化,而未改性的對照材料的抗折強度降低28.25%。這些實驗結果表明對現有的煙囪內壁材料進行表面疏水改性有望幫助解決目前電廠煙囪的嚴重腐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