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信息
講座名稱: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黨委書記厲吉文致辭
報告人:厲吉文書記
報告單位: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
講座時長: 05:49
內容簡介:第二屆熱電聯產遠距離低能耗集中供熱技術研討會
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黨委書記厲吉文致辭
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教授、博導厲吉文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2019年元旦剛過,我們相聚在美麗的銀川,共同探討長距離低能耗供熱技術。首先,我代表華電寧夏分公司對遠道而來的各位專家、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支持和幫助華電寧夏事業發展的各位領導、同仁表示衷心感謝。
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作為電力央企排頭兵,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華電責無旁貸。華電寧夏公司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積極響應寧夏自治區“生態立區”戰略,主動承擔央企社會責任,在自治區及銀川市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承擔了華電銀川“東熱西送”集中供熱工程建設重任。
該工程以華電靈武電廠為熱源,采用“大溫差+熱泵”長距離供熱技術,向銀川市輸送清潔熱能。工程主要包含百萬千瓦空冷機組供熱技改、首次盾構穿越黃河、長輸管網和城區管網建設三大部分,共涉及大型穿越53處,溝渠穿越37處,公路、鐵路穿越21處,交通樞紐穿越108處,建設改造中心換熱站29座、末級換熱站110座,鋪設供熱管道217公里,一次性接帶供熱面積達3500萬平方米。無論技術難度、管道長度,還是開工面積、作業難度均開創國內供熱工程建設之先河。
為打贏銀川“藍天保衛戰”,在地方黨委政府和華電集團鼎力支持下,華電發揚紅軍“飛奪瀘定橋”精神,一年內完成了原本需要三年的工程量,項目于2018年11月1日順利投運,是全國一次開工建設面積最大,建設時間最短,一次達到滿負荷運行,全國首個長距離穿黃供暖工程。目前系統運行總體平穩,居民供暖滿意度大幅提升,銀川市PM2.5較同期下降21%,二氧化硫下降44%,空氣質量改善程度位居全區第一,為打贏銀川“藍天保衛戰”貢獻了華電力量,體現了華電政治擔當和央企責任。
本次研討會是一次相互學習、開拓視野的聚會,更是一次思想交流和觀點碰撞的盛會,將對銀川“東熱西送”集中供熱工程相關技術及工程經驗進行介紹,希望各位專家、來賓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提升系統運行維護水平。也希望通過深入交流,產生更多技術及工程合作成果,不斷提升我國遠距離低能耗集中供熱技術應用水平,為我國能源行業供給側改革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最后,預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來賓、專家工作順利、心情愉快、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報告人:厲吉文書記
報告單位: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
講座時長: 05:49
內容簡介:第二屆熱電聯產遠距離低能耗集中供熱技術研討會
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黨委書記厲吉文致辭
中國華電集團寧夏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教授、博導厲吉文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2019年元旦剛過,我們相聚在美麗的銀川,共同探討長距離低能耗供熱技術。首先,我代表華電寧夏分公司對遠道而來的各位專家、各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支持和幫助華電寧夏事業發展的各位領導、同仁表示衷心感謝。
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作為電力央企排頭兵,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華電責無旁貸。華電寧夏公司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積極響應寧夏自治區“生態立區”戰略,主動承擔央企社會責任,在自治區及銀川市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承擔了華電銀川“東熱西送”集中供熱工程建設重任。
該工程以華電靈武電廠為熱源,采用“大溫差+熱泵”長距離供熱技術,向銀川市輸送清潔熱能。工程主要包含百萬千瓦空冷機組供熱技改、首次盾構穿越黃河、長輸管網和城區管網建設三大部分,共涉及大型穿越53處,溝渠穿越37處,公路、鐵路穿越21處,交通樞紐穿越108處,建設改造中心換熱站29座、末級換熱站110座,鋪設供熱管道217公里,一次性接帶供熱面積達3500萬平方米。無論技術難度、管道長度,還是開工面積、作業難度均開創國內供熱工程建設之先河。
為打贏銀川“藍天保衛戰”,在地方黨委政府和華電集團鼎力支持下,華電發揚紅軍“飛奪瀘定橋”精神,一年內完成了原本需要三年的工程量,項目于2018年11月1日順利投運,是全國一次開工建設面積最大,建設時間最短,一次達到滿負荷運行,全國首個長距離穿黃供暖工程。目前系統運行總體平穩,居民供暖滿意度大幅提升,銀川市PM2.5較同期下降21%,二氧化硫下降44%,空氣質量改善程度位居全區第一,為打贏銀川“藍天保衛戰”貢獻了華電力量,體現了華電政治擔當和央企責任。
本次研討會是一次相互學習、開拓視野的聚會,更是一次思想交流和觀點碰撞的盛會,將對銀川“東熱西送”集中供熱工程相關技術及工程經驗進行介紹,希望各位專家、來賓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提升系統運行維護水平。也希望通過深入交流,產生更多技術及工程合作成果,不斷提升我國遠距離低能耗集中供熱技術應用水平,為我國能源行業供給側改革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最后,預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來賓、專家工作順利、心情愉快、萬事如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