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信息
講座名稱:在“3060”雙碳目標下煤電深度調峰的靈活性改造
報告人:毛健雄 教授
報告單位:清華大學
講座時長:32:56
內容簡介:第一屆煤電機組深度調峰靈活性技術改造交流會
在“3060”雙碳目標下煤電深度調峰的靈活性改造
清華大學
毛健雄教授
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毛健雄教授發表“在‘3060’雙碳目標下煤電深度調峰的靈活性改造”演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此外,習總書記還提出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這意味著我國的主體電源要從現在11億千瓦裝機容量的煤電轉化為新能源電力,這是煤電所面臨的空前挑戰。轉變成低碳電源,從主體電源轉變為調節性電源,對此煤電應該“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采用創新技術,通過深度調峰的靈活性改造,自覺和積極主動適應這一轉型,以為我國整個電力系統走上低碳之路做出貢獻。演講對我國電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結構、煤電發展趨勢、對煤電深度調峰能力改造目標要求的建議、政策推動和各地推出的行動計劃作出詳細闡述。
報告人:毛健雄 教授
報告單位:清華大學
講座時長:32:56
內容簡介:第一屆煤電機組深度調峰靈活性技術改造交流會
在“3060”雙碳目標下煤電深度調峰的靈活性改造
清華大學
毛健雄教授
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毛健雄教授發表“在‘3060’雙碳目標下煤電深度調峰的靈活性改造”演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此外,習總書記還提出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這意味著我國的主體電源要從現在11億千瓦裝機容量的煤電轉化為新能源電力,這是煤電所面臨的空前挑戰。轉變成低碳電源,從主體電源轉變為調節性電源,對此煤電應該“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采用創新技術,通過深度調峰的靈活性改造,自覺和積極主動適應這一轉型,以為我國整個電力系統走上低碳之路做出貢獻。演講對我國電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結構、煤電發展趨勢、對煤電深度調峰能力改造目標要求的建議、政策推動和各地推出的行動計劃作出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