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研究會海洋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天津理工大學海洋能源與智能建設研究院院長高喜峰,代表協辦單位致辭。
尊敬的侯保榮院士、李華軍院士、畢亞雄會長、練繼建校長,各位專家、與會嘉賓,以及收看視頻直播的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海洋強國,能源當先,海納百川,風光無限。今天,由中國電力科技網主辦,中國能源研究會海洋能源專業委員會協辦的“海上風光電建造與運維創新技術發展論壇”,在清華三亞國際論壇隆重召開,我謹代表協辦單位中國能源研究會海洋能源專委會,向各位專家、同仁的蒞臨,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實施,以風、光為主的零碳能源開發必將得到跨越式發展。大規模集中開發風光能源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西部大規模水風光互補開發,長距離西電東送;二是東部沿海地區的規模化開發海上風電、海上光伏能源。我國近海風、光資源十分豐富,50m水深左右可開發的海上風電超過5億kW,相應海域可開發的海上光伏超過10億kW,此外波流能、溫差能和其他海洋能源的開發潛力巨大,產業鏈可達數十萬億元規模。為促進我國海洋清潔能源開發事業的發展,為該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工程技術人員等建立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和產業合作促進平臺,中國能源研究會設立了海洋能源專業委會,依托建設單位為天津理工大學,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為天津理工大學校長練繼建教授,來自全國各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及龍頭企業的80余位知名學者、專家成為第一屆委員會委員。
海洋能源專委會圍繞海上風電、海上光伏發電、海洋波浪發電、海洋潮流發電、海上溫差發電、海洋風光浪流多能互補開發、海上風光能源與海上油氣和礦產能源融合開發、海洋風光能源+(風光漁、儲能、制氫)等,開展政策研究,為海洋能源開發利用提供政策與制度供給;努力為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不斷提供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開展技術咨詢服務和成果評價評估,推進海洋能源高水平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組織海洋能源開發新領域的國家和國際標準制定,推動海洋能源開發規范化、專業化、國際化;開展專業培訓交流、創辦專業國際學術期刊、組織宣傳推廣,推動海洋能源技術創新與應用深化開展。
我國政府將海洋能源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為海洋能源快速發展提供堅實政策和財政支持。同時,各級政府、科研機構、企業家和學者們也在海洋能源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方法,為海洋能源的繁榮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本次論壇圍繞海上風光電建造與運維創新技術,與會專家、學者將展開充分的交流和探討,分享創新成果,共同推動海上風光能源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讓我們繼續攜手前行、銳意創新,為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強力支撐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后,再次感謝各位專家、與會嘉賓對本次論壇的大力支持。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同仁、來賓工作順利、生活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