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集團公司開展“雙提升”活動以來,國電九江發電廠始終堅持質量效益導向,在保障機組安全生產為底線的基礎上通過精細管理、科技助力、對標競賽“三步曲”定制燃料管理“攻略”向發電成本要效益,使該廠入爐標煤單價再創新低,1-7月份共節約燃料成本1210萬元。
精細管理降標單。為最大限度降低煤炭價格,加大企業降本增效能力,該廠根據燃料市場供需形勢變化,優化煤炭采購方式,以保障安全生產為底線,降低標煤單價為核心,著力做好“提質降價”工作,并針對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間儲煤量較大的實際情況,及時啟動“煤場置換”策略,優先燒舊存新,逐漸降低煤場原煤儲存量,防止熱量損失。無論在封閉煤場還是露天煤場,對現有的來煤按品種進行堆放,將熱值高的與熱值低的分開,保證機組高負荷時能達到最佳出力,并充分利用“倒燒”舊煤的機會,對煤場規定高度點進行測量,為煤場以后盤煤提供可靠的標高依據,不斷提高盤煤“精確度”。同時把煤場管理的著重點放在防止風損、雨損、雪損的熱值損耗上,降低熱值差,減輕濕煤對機組安全的影響,將工作落實到“精”與“細”中,最大限度降低燃料成本,標單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8.09元/噸,穩居集團江西區域最低水平。同時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將燃料虧噸虧卡索賠作為降低標煤單價的必要補充,進一步加大索賠力度,截至7月31日共成功完成索賠1221.83萬元。
科技助力提效益。該廠充分發揮新上線的數字化信息煤場管理系統的協同和共享作用,燃料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三維圖形方式全面直觀了解儲煤信息,為機組燃煤調運采購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支持;儲運接卸人員打開微機便可輕松獲得煤場燃煤儲存分布的詳細信息數據,即刻制定出合理入廠煤接卸方案;發電摻燒組人員還可以根據調度負荷曲線和煤場燃煤儲存信息,合理配置最佳“菜單”,避免了機組“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集控人員通過系統一目了然入爐煤煤質信息,并根據負荷曲線,建立“煤電聯動”機制,集控室值長將負荷曲線提前通知配煤摻燒組,再由煤管員根據《國電九江發電廠摻配管理辦法》,靶向定位適用熱值,摻燒相應煤質,確保每一克煤每一卡熱量的作用都發揮到“極致”,針對線路調峰時間的不確定性,實行“分倉上煤”方案,三臺機組統一調配,規定特定煤倉上煤標準,確保高峰期間負荷頂得上,發得出,為爭搶調峰邊際電量保證充足和經濟的“口糧”,全面提高機組的經營效益。
對標競賽激活力。為充分調動員工摻配的積極性,挖掘配煤摻燒增效益的最大潛能,該廠在對標專項獎中撥出資金用來獎勵活動開展卓有成效的班組和個人,并及時兌現獎勵承諾。在對標競賽中,發電部配煤摻燒組充分調動人員節能挖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強化指標分析,細化節能降耗管理,各值、各班組認真開展生產經濟技術指標競賽活動,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最終實現了用小指標來確保大指標完成的目標。與此同時,該廠相關部門也組織開展煤耗經濟小指標競賽、燃料采制樣技能競賽對標活動,不斷提升員工的創先爭優意識,為企業持續盈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朱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