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國家能源集團智慧發電企業示范建設案例集》(以下簡稱《案例集》)正式發布。《案例集》由集團公司電力產業管理部組織編制,涵蓋智慧企業建設的目的意義、設計理念、體系架構、建設項目、運營效果和創新成果等內容,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創新性,對集團內火電、水電、新能源智能電站的建設具有指導作用,對行業智能電站建設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應和借鑒意義,是落實以一體化數字化保綜合實力提升的具體實踐。
近年來,集團公司通過發布規劃、開展示范、制定標準、驗收評級等一系列措施,推進智慧發電企業建設工作。集團公司所屬火電、水電、新能源等發電企業提升基礎設施及智能裝備、智能發電平臺、智慧管理平臺的技術水平,加快數字化設計、智能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級,極大提升了企業生產力水平和綜合實力。2021年,集團公司印發了《關于開展智慧發電企業示范建設的通知》,明確18家電廠開展第一批智慧發電企業示范建設。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組織開展第一批18家智能示范電站的驗收評級工作,其中漢川等13家發電企業被評為高級智能電站(五星),廊坊等5家發電企業被評為中級智能電站(四星)。《案例集》全面總結了集團公司第一批18家智慧發電企業示范建設的先進技術、典型成果和經驗教訓,客觀展現了集團公司智能電站建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其中大渡河流域梯級水電站群智能發電控制及智慧調度,布連電廠全國產火電iDCS、全國產工控系統邊緣計算裝備,東勝熱電國內首個5G+智慧火電廠、28納米物聯網智能邊緣計算芯片、長距離熱網管道內部巡檢機器人、柔性導軌式激光盤煤裝備,泰州電廠無人值守螺旋卸船機,臺山電廠百萬千瓦機組國產DCS,宿遷電廠智慧管理系統IMS、爐膛落渣識別,漢川電廠智慧環保島等首臺套技術裝備成功應用,得到了行業的高度認可。國家能源局發布了智深公司牽頭編寫的《火力發電廠智能控制系統技術規范》、大渡河公司牽頭的《智慧水電廠技術導則》《梯級水電廠智慧調度技術導則》、龍源電力牽頭的《智能風電場技術導則》等行業標準,彌補了國內火電廠智能控制系統、智能水電、智能風電等領域行業標準的空白,推動了發電行業智能化領域的技術進步。國能智深的智能發電工控系統iDCS、國能信控的智慧管理系統IMS在多個示范電廠成功應用,逐步發展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行業知名度和國家能源集團自主知識產權的戰新工業軟件。火電iDCS在示范企業實現了首臺套應用,并已成功推廣至35家電廠、70臺機組。“5G+工業互聯網”在示范企業完成了從0到1的技術和模式探索,現已推廣至51家電廠。智慧企業在減人增效方面成效顯著,府谷電廠一期機組較標準定員壓降生產人員33%;國華投資蒙西公司通過集中監控、無人值守電站建設,較標準定員壓降生產人員54%。
下一步,集團公司將堅決貫徹落實國資委《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有關要求,在推進電站智能化升級方面持續發力,統籌推進智慧發電示范企業建設。加快推進“黑燈工廠、黑燈車間、黑屏運行”示范建設,全面深化5G、北斗、工業控制系統、國產BIM、大模型、邊緣計算芯片等先進技術和智能裝備的應用,持續推廣設備狀態檢修、區域智慧運維、“四機一控”“六機一控”、多能互補一體化控制及調度等先進智能化生產模式,全力推動電力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加快實現全面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能源科技領軍企業的目標。
來源:國家能源集團
電力產業管理部 石遠江/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