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wcoe6"><table id="wcoe6"></table></fieldset>
<ul id="wcoe6"><sup id="wcoe6"></sup></ul>
  • <ul id="wcoe6"></ul>
    <ul id="wcoe6"><dfn id="wcoe6"></dfn></ul>

    第二屆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研討會紀要

    核心提示:中國電力科技網于2017年6月29日在成都舉辦第二屆研討會,旨在圍繞超臨界循環流化床工程實踐,以解決機組運行與控制實際問題為目的,促進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技術的成熟與提高。

     
      中國電力科技網于2017年6月29日在成都舉辦第二屆研討會,旨在圍繞超臨界循環流化床工程實踐,以解決機組運行與控制實際問題為目的,促進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技術的成熟與提高。

    全程錄像目錄

    1. 會場須知與安全警示:中國電力科技論壇編輯盧平。
    2. 主辦單位致辭:中國電力科技網副主任耿迪。
    3. 自主研發超臨界600MWCFB鍋爐的啟示:國家發改委自主研發超臨界600MWCFB鍋爐專家組組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馬懷新。
    4. 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江蘇華美熱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孟慶杭。
    5. 中心給料機在原煤倉中的應用:哈爾濱北方通用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馬君。
    6. 白馬600MW超臨界CFB鍋爐節能改造:四川白馬循環流化床示范電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張文清。
    7. 上海超臨界CFB鍋爐技術特點及運行情況: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工程師洪勇。
    8. 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脫硫脫硝經濟性研究改進:神華集團CFB技術研發中心技術研發部副主任辛勝偉。
    9. 爐水循環泵在超或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應用前景:合肥皖化電機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姚崇全。
    10.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燃燒均勻性研究:重慶大學動力工程學院鍋爐燃燒研究室主任/教授盧嘯風。
    11. 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燃料制備系統的實踐與探討:山西格盟國際能源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培華。
    12. 代表提問,專家答疑。
    13. 哈鍋660MW高效超超臨界CFB鍋爐技術: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鍋爐設計開發處副主任/高級工程師王君峰。
    14. 節能低氮型零熱阻整體梯形翅片管新技術應用零熱阻整體旋壓螺旋翅片管技術應用與推廣:河北華林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玉仁。
    15. 降低350MW循環流化床鍋爐廠用電分析:山西格盟國際能源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蔡新春。
    16. 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研發進展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關鍵技術分析: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副研究員張縵。
    17. 生物質高值化氣化耦合燃煤機組發電技術: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張守軍。
    18. 代表提問,專家答疑。
    19. 循環流化床鍋爐低氮改造技術及應用: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循環流化床技術部副所長/高級工程師劉冠杰。
    20. 東鍋第三代超臨界CFB鍋爐技術:東方鍋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產品開發一部副部長/高級工程師鞏李明。
    21. 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的發展:四川省電力工業調整試驗所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王大軍。
    22. 專家答疑、自由交流、心得體會。
    23. 記者觀察與心得體會:中國電力報發電部主任馮義軍。
    24. 參觀四川白馬循環流化床示范電站。

    主辦單位致辭

    尊敬的馬懷新局長、各位專家、與會嘉賓:下午好!
      歌手趙雷的一首《成都》讓這里成為前段時間熱聊話題,喚起了本地人共鳴,也勾起了我們對成都的期待和憧憬。很榮幸能在成都召開第二屆會議。
      超臨界大型循環流化床鍋爐是將超臨界和流化床技術相結合產生的新爐型。世界首臺60 萬和35 萬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機組先后投運,超臨界參數成為循環流化床機組主流配置,大量35 萬超臨界機組籌建、在建、運行,對目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實現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更高參數和更高效率的循環流化床技術迎來了發展春天。
      審時度勢,面向超臨界CFB 項目相關研究、工程技術、生產準備和運行者,中國電力科技網在此召開第二屆研討會,邀請我國循環流化床發電領域17 位頂尖專家演講。學堂爭鳴,答疑釋惑,各顯神通!
      會議重點關注:節能減排新技術應用;鍋爐均勻性燃燒、燃料制備系統,降低廠用電分析、脫硫脫硝經濟性等最新成果;第三代超臨界CFB 鍋爐技術,各大鍋爐廠超臨界及超超臨界技術路線,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關鍵技術分析,展望CFB 技術發展前景。
      國家能源局《中國電力報》將對會議進行報道,歡迎提供新聞素材,建言獻策。
      感謝白馬示范電站對代表參觀考察的支持。
      我國七個超大城市中,在北京,時間就是機遇;在上海,時間就是時尚;在廣州,時間就是金錢;而到了成都,時間就是生活,這里的生活瀟灑到沒有壓力感。逛逛夜市,坐坐茶館,遠在百里之外的蒙頂山上還有茶祖吳理真種下的七顆起源茶樹。
      希望各位沉心靜氣,摒棄浮躁,專心研討,不虛此行!
      再次對各位的而來表示衷心感謝!


    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持續領先
    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通過專家評審
     
    中國電力報 馮義軍 鄧卓昆
     
      “當前,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簡稱流化床)發電技術研發正積極推進,二次再熱流化床發電技術也被列入研發計劃,我國流化床發電技術將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屆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研討會上,中國電力科技網CEO魏毓璞表示。

      電站鍋爐作為火力電站主機設備之一,主要有煤粉爐和流化床鍋爐兩類。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初,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流化床燃燒技術的研發,在遵循自主開發與引進結合的原則上,已經擁有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5萬千瓦、20萬千瓦、30萬千瓦、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系列產品。目前,各等級循環流化床機組已在國內投運了近萬臺。

      “世界首臺60萬千瓦級流化床發電機組運行幾年來,優勢突顯。流化床發電技術在燃料選擇、控制污染物排放、灰渣綜合利用等方面具有綜合競爭優勢,在環保壓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值得進一步推廣。”國家發展改革委自主研發超臨界60萬千瓦流化床鍋爐專家組組長馬懷新在會上談道。
       
    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
     
      “目前正在開展的66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技術研發進展順利,將進一步鞏固我國在此領域的領先地位。”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張縵在上述會議上講道。

      在沒有先例的前提下,經過獨立開發,我國已系統實現了從30萬千瓦亞臨界自然循環到60萬千瓦超臨界強制流動帶來的巨大的理論及工程突破,建立了超臨界流化床鍋爐整套設計理論和關鍵技術體系,創建了60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制造、安裝、調試技術體系,性能指標全面優于國外同期開發的超臨界流化床鍋爐,國際市場占有率超過95%。

      據哈爾濱鍋爐廠有限公司性能設計處副主任王君峰介紹:“哈鍋66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順利通過國內專家評審。二次再熱流化床鍋爐也應該是未來的研發方向。”記者注意到,《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明確強調:“適時開展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技術研究。”“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也把 “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技術研發與示范”列入其中。60~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技術還入選了 《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光溪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清華大學、神華集團與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開展的60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流化床示范工程研發,將實現超超臨界高參數、節能型、超低排放3個目標。”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擁有30余年循環流化床技術研發經驗,該所研究員那永潔在上述會議上表示,流化床大型化與高參數化后帶來諸如爐膛受熱面布置等一些關鍵技術問題。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提出了環形爐膛技術,形成了66萬千瓦等級超臨界與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環形爐膛技術方案,建設了國內規模最大的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冷態實驗裝置。

      據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守軍介紹,該公司研發的生物質(垃圾)流化床氣化耦合燃煤發電技術,可以與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及煤粉爐結合,實現生物質的高價值應用和高效發電,將電站由單一能源中心升級為能源供應、炭材料生產、廢棄物解決等的多功能中心,這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在相關發電領域的領先地位。
       
    防磨技術解決世界性難題
     
      “我們專業從事流化床鍋爐水冷壁防磨技術研發和推廣,使鍋爐檢修周期較原有防磨技術延長5倍以上,從原來的連續運行不足4000個小時延長到20000小時以上。節能降耗的同時極大提高了流化床鍋爐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武漢永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上中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道。

      據了解,該公司是專業從事流化床鍋爐水冷壁防磨技術研發和推廣的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研發出流化床鍋爐水冷壁防磨新技術——導熱型格柵防磨技術。上述技術與以往將水冷壁表面增厚的被動式防磨技術截然不同,而是一種通過優化爐內水冷壁表面流場,降低氣固物流體接觸水冷壁終端速度的主動防磨技術。“該技術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燃煤電廠流化床鍋爐水冷壁易磨損泄漏這一世界性難題。”劉上中告訴記者。

      “在當前眾多籌建超臨界和正在設計研發的超超臨界流化床鍋爐中,采用帶爐水循環泵的鍋爐啟動系統,在應對機組調峰甚至頻繁啟停時,具有更好的經濟性。”國家發展改革委自主研發超臨界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鍋爐專家組專家王大軍表示。合肥皖化電機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首家、國際上第三家能獨立自主設計、制造,滿足亞臨界、超臨界和超超臨界大型發電機組需要的爐水循環泵企業。

      “無論是引進的流化床鍋爐,還是后續的國產化鍋爐,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出現過試運周期長、可靠性差等問題。個別廠為了應付上級在煤耗、廠用電、硫氮排放等要求不惜弄虛作假。不少項目還被人們譏諷為‘禮拜機’!嚴重時流化床技術被不少人質疑,甚至到了被否定的地步。”談起流化床發電技術發展歷程,馬懷新向《中國電力報》記者介紹道。

      問題出在哪里?“經過專家組的長期調研認為,除了主機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其根本原因還是配套輔機不配套所致。為此,專家組在進行60萬千瓦鍋爐研究的同時,把配套輔機(包括耐火耐磨材料)的研發放在同等位置,與主機同步進行。”馬懷新表示。

      專家組對一、二次風機、冷渣器、燃煤的破碎分篩、石灰石制備事故緊急啟動系統、旋轉空預器、電-布復合除塵器等設備,對有能力提供這些配套設備的廠家的方案逐一進行評審,有的如二次風機、冷渣器等還進行了多次評審。“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正確決定實現了為60萬千瓦鍋爐配套的設備在試運中未發生任何因為輔機影響的安全問題。”馬懷新談道。
       
    爐內脫硫脫硝技術應大力推廣
     
      “流化床鍋爐采用低溫、分級燃燒,完全可以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即便按照所謂的超低排放改造,其改造技術也有多種選擇。現在,燃煤電廠正在進行的超低排放改造,投入非常大。如果能實現爐內深度脫硫、脫硝,我們將在取得同樣減排效果的情況下為國家節省大量資金,這應該是行業大力支持和倡導的技術路線。”馬懷新分析道,“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流化床技術工作者繼續努力,在已有豐富實踐基礎上,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完成爐內深度脫硫、脫硝(包括脫碳)的歷史穿越和任務提升!”在國家嚴厲的節能減排政策下,流化床機組選擇什么樣的改造技術路線實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達標排放,一度成為了行業亟待破解的課題。在眾多專家看來,流化床發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較之煤粉爐發電機組有獨特的優勢。

      根據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部分流化床機組無需改造或通過簡單爐內改造和燃燒優化調整即可滿足要求,對部分超標機組及新建機組,采用SNCR脫硝技術,脫硝效率可達60%~85%,實現達標排放,同時施工周期短,投資費用低,運行效果好。

      記者了解到,流化床鍋爐采用半干法脫硫技術實現超低排放,已經在山西國金、國峰、河曲等項目成功應用。在山西宏光電廠、朔州熱電有限公司、啟光發電有限公司等,分級供應爐內外用粉,配合爐內脫硝、爐外濕法技術,實現超低排放。

      神華集團流化床技術研發中心技術研發部副主任辛勝偉在上述會議上表示:“流化床固有的優點不被利用,其存在的價值就會被極大削弱。較理想的低成本實現超低排放改造的技術路線是,通過流化床技術創新與設備改造進行爐內優化,發揮流化床固有優點,實現氮氧化物的源頭生成抑制和二氧化硫的高效深度脫除。”
     
    呼吁支持政策落到實處
     
      2013年,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制造的世界首臺60萬千瓦超臨界流化床機組在四川白馬建成投產。該機組是目前世界上投運的單機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超臨界流化床機組,代表了當今流化床發電技術的最高水平。

      “四川白馬電站是由國家相關部門主導的一個探索性項目,本應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然而由于外部環境的嚴緊制約,長期運行小時數逐年降低,長期在中、低負荷運行,大大偏離設計的年均運行小時和年均發電量,導致電廠長期虧損。”馬懷新在上述會議上呼吁,對流化床發電機組的支持政策應該落到實處。

      “對于以煤矸石為主要燃料的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優先于常規燃煤機組調度和安排電量,并結合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機組負荷跟蹤速度慢等特性,降低機組負荷調節速率要求。”在國家能源局發布的 《關于促進低熱值煤發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中,《中國電力報》記者注意到這樣的內容。

      作為低熱值煤綜合利用發電的主要方式,循環流化床機組能夠較好地利用各種熱值燃料,在實現低熱值煤(或煤粉爐難以燃燒的煤)綜合利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其他類型機組無法比擬的。“對于燃用3500大卡/千克以下燃料的火電廠,建議選用流化床發電技術。”魏毓璞表示。
     





    相關報道
    協合運維
    電力月刊171期
    海上風光電開發建設與運行維護創新技術發展論壇
    燃煤電廠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大會
    ?

    掃描關注“電力科技”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香蕉|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成人永久福利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日韩欧美成人乱码一在线|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