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9日由中國電力科技網和京能電力聯合舉辦的岱海發電亞臨界機組“跨代”升級暨節能減排改造經驗交流會在內蒙古涼城縣成功舉辦,會議分享了岱海電廠節能減排的成功經驗。岱海電廠1期2臺機組進行了濕冷改空冷改造、鍋爐主再熱蒸汽提升改造(鍋爐主再熱蒸汽壓力未改變,1期2臺鍋爐主再熱蒸汽溫度由541/541℃提升至601/599℃,2期3號鍋爐主再熱蒸汽溫度由541/541℃提升至571/569℃,2期3號鍋爐由600MW擴容至660MW)和汽輪機通流改造等,供電煤耗由317.1g/KWh下降至306.95 g/KWh,達到了節能環保的任務目標。


會議現場
截止2017年底,在全國的電力能源結構中,煤電的裝機容量約占55%,在2019年10月李克強總理主持的國家能源委員會指出,根據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稟賦,科學規劃煤炭開發布局,加快輸煤輸電大通道建設,推動煤炭安全綠色開采和煤電清潔高效發展。說明即使可再生能源在迅猛發展,仍然需要占有最大比重的燃煤發電來滿足能源的需求,火力發電仍將發揮其在電力行業的重要作用。


中國電力科技網魏毓璞主任致辭
同時,火力發電的發展不再單單追求“量”,而向“質”的方向轉變。在2014年國家出臺了《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對機組平均供電煤耗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到2020年,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時。在2019年國家發改委又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淘汰煤電落后產能 ,促進煤電行業優化升級的意見》,堅決淘汰不實施改造或改造后仍達不到《常規燃煤火電機組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8-2017)、《熱電聯產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GB35574-2017)的煤電機組。這說明國家對火力發電在節能、環保方面提出更加高的標準,通過高標準淘汰落后產能。同時,《行動計劃》提出了適當提高能效和環保指標領先機組的利用小時數,進一步推動優質煤企的發展。
隨著智慧經濟的發展,煤企的發展方向更加清晰,只能走更加節能、更加環保、更加智能這條發展道路,在煤電企業由“量”向“質”轉變的大背景下,才能在電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凸出自己的比較優勢,分的自己的一份“蛋糕”。
文:山西京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趙亮
文:山西京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