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下午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內涵豐富,學習后深受教育、倍感振奮。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引領煤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揮好煤炭在我國能源領域的基礎性、兜底性保障作用,把能源飯碗端在自己手里,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積極貢獻指明了方向。
長期以來,煤炭作為我國的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料,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去年,面對9月份以來的全國電力供需緊張形勢,煤炭保供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煤炭產業要進一步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推進煤炭安全高效智能綠色開采、清潔低碳高效利用,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2021年,國家能源集團各煤炭生產單位講政治、顧大局,勇擔當、善作為,堅持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精心組織生產,付出了超常的努力,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在保供大考中交出了優異答卷。
積極推進增產保供。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年新增能力900萬噸,15處煤礦列入擬核增產能煤礦。全年自產商品煤5.71億噸,同比增長8.3%,2021年連續四個月突破5000萬噸,集團及多個單位全年產量及單月產量創歷史新高,全力保障能源供應。
積極探索清潔安全高效開采。革新開拓開采方法,推廣應用無煤柱開采、保水開采、精采細采等清潔開采技術。全面實施節能降耗,加大瓦斯抽采利用。推進集團安全高效、綠色礦山建設水平不斷提升,54處煤礦進入行業特級安全高效礦井行列,新增16處省級以上綠色礦山,露天礦排土場復墾率、井工礦沉陷區治理率達到95%,神東生態環保治理項目獲評國家“母親河獎”。煤礦塌陷區、排土場治理與光伏發電同步實施取得成效。截至2021年底,國家能源集團建成28處千萬噸級及以上煤礦,建成3個3000萬噸級以上的現代化露天煤礦,30座煤礦入選全國煤炭科學產能百強。
積極開展智能化礦山建設。按照“一套體系全面統籌、兩種模式激發創新、三類煤礦示范引領、五位一體高效推進”建設模式,建成采煤面65個、掘進面45個、洗煤廠18個、固定崗位超過一半無人值守、技術及建設覆蓋面過85%,推動了傳統產業不斷升級。發布應用“煤礦鴻蒙”,5G網絡煤礦應用實現突破,無人機巷道巡檢成功測試,首套超大采高巷道快掘成套設備投入運行,煤礦無人駕駛礦用無軌膠輪電車路試成功,露天礦無人駕駛、連續采煤工藝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下一步,煤炭產業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執行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穩健、協同、賦能、提質的工作導向,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加快推進國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科研攻關重大專項和國家科技攻關,瞄準煤礦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狠抓安全基礎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持續優化生產組織,提高全員生產效率,加快建設智能礦山,推動產業革命,堅持礦山生態文明建設,創建綠色礦山,持續推進經營管理,提高企業效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集團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發揚煤炭人勇擔當、善作為的戰斗精神,勇毅篤行、踔厲奮發,以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開創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