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成都市2022年儲能示范項目(第一批次)公示
為加快推動成都市儲能產業發展,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前期市發改委印發了《關于申報2022年生態文明建設儲能領域市級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項目的通知》(成發改環資函〔2022〕53號),對年利用小時數達600小時以上的儲能示范設施給予每千瓦230元/年補助(連續補貼3年、每年不超過100萬)。經企業自愿申報和專家評審,共有13個儲能示范項目被納入成都市2022年儲能示范項目(第一批次)(見附件),現給予公示。
公示時間:2022年6月7日-2022年6月13日。
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通過電話、郵件等形式向市紀委派駐市發改委紀檢組、市發改委環資處反映問題。以單位名義反應的需加蓋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的請署本人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
下一步,待儲能示范項目建成運行后,市發改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和電網公司確認儲能設施運轉情況,對達到條件的示范項目發放年度市預算內資金補助;對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資料的、效果不達標且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未能按期投運的、疏于安全管理導致安全事故的,將收回并市預算內資金補助。
聯系方式:市紀委派駐市發改委紀檢組:(028)61887801
市發改委環資處:(028)61884049
郵箱:cdfghzc2009@aliyun.com
附件:1.成都市2022年儲能示范項目(第一批次)

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關于申報2022年生態文明建設儲能領域
市級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項目的通知
市級相關部門,各區(市)縣發改局,有關單位:
為落實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加快推動我市儲能產業發展,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現就申報2022年生態文明建設儲能領域市級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項目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選項范圍
生態文明建設儲能領域市級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項目主要用于電化學儲能領域,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體的原則,優先支持具有較大示范效應項目、重點改革創新項目以及區(市)縣具有較強復制推廣性的項目。
(一)用戶側儲能領域。支持市場主體投資建設和運營用戶側儲能系統,重點圍繞大數據中心、工業園區、充電設施、5G基站、大型醫院、商業樓宇等終端用戶,示范儲能設施在利用豐谷電價差降低用電成本、利用快速響應特性支撐應急保障、電壓暫降治理以及需求側響應等方面應用。支持新都區實施片區試點。
(二)電網側儲能領域。支持通過關鍵節點布局電網側儲能,提升大容量直流接入后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和安全穩定水平。在大負荷期間可能超載的電網斷面、主變等設備末端布局儲能設備,提升大負荷期間電網保供電能力。在電網末端及偏遠地區微電網,布局示范性電網側儲能電站或風光儲電站,提升供電可靠性。針對重大賽事、重要負荷用戶,示范建設一批移動式或固定式儲能設施,提升應急供電保障能力或延緩輸變電升級改造需求。
(三)電源側儲能領域。支持金堂縣結合實際需求,示范一批配置儲能的系統友好型電站項目,鼓勵分布式新能源、發電廠等配置一定儲能設施,示范“新能源+儲能”一體化開發,為電力系統提升容量支撐和調峰能力。
(四)虛擬電廠儲能領域。支持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利用分散式儲能設施,結合體制機制綜合創新,探索智慧能源、虛擬電廠等多種商業模式,提升負荷側的調節能力。
二、申報條件
(一)申報項目原則上需充分考慮電網企業儲能容量需求,合理設計儲能規模。
(二)儲能系統及輔助設施應具備遠程運行數據傳輸和接受遠程調控的功能,按數智化管理要求接入到統一平臺,簽訂調控協議,接受電網統籌調度,以確保公用電網安全運行,并開展削峰填谷、備電、需求側響應、無功響應等應用。
(三)儲能系統采用的電池組件、逆變器等設備應通過國家規定的認證認可機構的檢測證明,符合相關接入電網的技術要求。額定功率大于100千瓦且儲能時間大于15分鐘的儲能系統應滿足《電力系統電化學儲能系統通用技術條件》(GB/T36558-2018)要求。
(四)項目業主對儲能設施安全負有主體責任,要制定完善措施,加強安全與消防設施建設管理,降低安全風險,保障儲能設施安全運行。
三、支持政策
對入選的用戶側、電網側、電源側、虛擬電廠儲能項目,年利用小時數不低于600小時的,按照儲能設施規模給予每千瓦每年230元且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市級預算內資金補助,補助周期為連續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