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全球首個“煤-電-鋁”循環經濟綠色產業集群,該項目依托霍林河地區豐富的風能、太陽能和煤炭資源,按照“以煤發電、以電煉鋁、以鋁帶電、以電促煤”的總體思路,建設了包括年消耗1000萬噸劣質煤的180萬千瓦火電裝機、60萬千瓦風電裝機、15萬千瓦光伏裝機、86萬噸電解鋁產能以及配套自備電網、監控指揮中心,實現了劣質褐煤就地消納,構建了高載能產業清潔發展的示范區。
霍林河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后續火電靈活性改造促進市場化消納新能源試點項目30萬千瓦風電項目施工現場。
此次火電靈活性改造試點項目采用的風力發電機組是迄今為止內蒙古自治區首臺變壓器上置型的6.7兆瓦雙饋式風力發電機組,將于2023年8月份正式投產,投產后,霍林河循環經濟示范工程的綠電裝機將達到105萬千瓦,占總裝機的37%,大大提升了綠電消納比例及產業能源結構布局,每年可輸送清潔能源35億千瓦時,節約標煤約100萬噸,減少各類含氧化物排放約1200萬噸,持續促進霍林河區域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同時,該公司積極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以“源網荷儲用”多能互補關鍵技術研究為課題,建設環保經濟、安全可靠的新型現代化智能電網,促使著“煤電鋁”向“綠電鋁”的華麗轉身,對霍林河地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公司加快推進電力低碳、清潔能源、綠色轉型及新能源高比例消納工作。通過在霍林河地區開展火電靈活性改造、光伏制氫、新型儲能、智慧礦山、智慧制造等項目,持續打造“霍林河循環經濟”示范工程升級版,同時運用“風-光-火-儲”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以清潔低碳、高效安全的現代能源體系,打造新型綠色產業鏈條,實現清潔能源的大比例消納,為“霍林河循環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