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劉 楊
來源 | 中國證券報
來源 | 中國證券報
6月2日晚,中國電建發布《關于籌劃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稱,擬籌劃分拆下屬控股子公司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電建新能源”)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并授權公司管理層啟動本次分拆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至此,中國電建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戰略轉型升級進程,邁出了最關鍵一步。
電建新能源成立于2004年7月2日,注冊資本60億元,經營范圍涉及水電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發電再生能源開發等。中國電建直接及間接通過子企業持有電建新能源99.9687%的股份。
截至6月2日收盤,中國電建總市值1089億元,股價為6.32元/股。
1
深入推進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戰略轉型升級
整合新能源投資業務,是中國電建推動戰略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
中國電建于2011年在A股上市,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清潔低碳能源、水資源與環境建設領域的引領者,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骨干力量,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龍頭企業。
中國電建憑借在新能源領域“投資-建造-運營”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搶抓“雙碳”發展機遇,深入推進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戰略轉型升級。2021年末,中國電建以下屬控股子公司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整合平臺,深度整合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及來自中國電建成員單位的新能源項目公司,正式打造了中國電建唯一的集約化發展新能源業務品牌。
2022年末,經中國電建董事會同意,電建新能源召開創立大會,以經審計的凈資產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截至2022年末,電建新能源控股風光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約為1000萬千瓦,躋身國內新能源投資運營行業一流企業,資產遍布27個省份。
2023年以來,隨著電建新能源進一步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對項目資本金籌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經中國電建董事會同意,為更好把握新能源行業發展契機,加快推進中國電建戰略轉型升級進程,中國電建董事會批準電建新能源啟動籌劃分拆上市相關工作。本次分拆后,電建新能源仍將作為中國電建新能源業務板塊最為重要的并表企業,為上市公司股東貢獻回報。
2
將統籌利用好母子公司
兩級上市平臺開展融資
中國電建方面告訴記者,電建新能源發展亟需資本金支持,僅憑借中國電建單平臺融資,無法支撐龐大資本開支。中國電建計劃依托電建新能源在“十四五”期間新增風電、光伏新能源裝機約5000萬千瓦,若僅依靠中國電建自身開展大規模權益融資,一方面受限于所屬電力工程建設板塊的低估值中樞,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撬動如此大規模資金的難度較大、融資效率較低;另一方面對現有股東的權益攤薄比例高。
電建新能源獨立上市后,受益于資本市場對新能源運營板塊的持續關注,板塊估值水平要遠高于電力建設板塊,融資效率更高。
未來,中國電建將統籌利用好母子公司兩級上市平臺,共同在資本市場開展融資,在各自細分領域形成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差異化發展。子公司電建新能源充分發揮高估值特點,以更高的融資效率支撐裝機目標實現;控股母公司中國電建則站在全局角度,統籌規劃股權融資節奏,優化資本結構,平衡好財務能力和主業發展需要。
此外,本次分拆有利于優化母子公司資本結構,增強財務穩健性。新能源業務屬于資本開支大、運營穩定、回收期較長的運營類業務,隨著中國電建在新能源領域投資的不斷加大,會對公司負債率有較大的影響。
Wind數據顯示,中國電建資產負債率從2020年末的74.74%上升至2022年中的78.27%,雖然2022年末完成定增后資產負債率下降至76.89%,但長期壓力依舊存在。隨著電建新能源于資本市場不斷開展權益融資,業內預計中國電建資本結構將得到顯著優化。
3
確定引入10名戰略投資者
目前,電建新能源正在推進引入戰略投資者相關工作。截至6月2日,電建新能源已經完成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征集投資者程序及董事會、股東大會決策程序,并確定引入10名戰略投資者。本次增資完成后,電建新能源的注冊資本由60億元增加至75億元。
中國電建表示,本次籌劃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事項,符合公司總體戰略布局,有利于公司業務聚焦,進一步提升公司及電建新能源的持續盈利能力及核心競爭力;不會導致公司喪失對電建新能源的控制權,不會對公司其他業務板塊的持續經營構成實質性影響;不會損害公司獨立上市地位和持續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電建已召開董事會并就分拆事項進行提示性公告。后期電建新能源計劃根據工作進展及時向證監局報送輔導,中國電建將根據輔導工作的進展及相關工作的安排,適時召開第二次董事會,公布分拆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