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盛會,國家副主席出席并致辭,各大電力央企領導發言!
發布人:安安
2023-10-23 11:33:15
來源:電力網
核心提示:10月20日,第24屆東亞及西太平洋電力工業協會大會在福建廈門召開,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這是繼2004年后,時隔近20年,亞太電協
10月20日,第24屆東亞及西太平洋電力工業協會大會在福建廈門召開,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這是繼2004年后,時隔近20年,亞太電協大會再次由中國內地承辦。
韓正表示,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中共二十大報告確立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對推動綠色發展作出全面部署。我們正加快推動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為世界能源電力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韓正指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世界各國共識,是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同亞太各國一道,攜手推動構建開放共贏的能源電力國際合作新格局。
韓正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加強互聯合作,推動能源轉型。要加強能源電力交流合作,共建能源電力基礎設施,促進清潔能源在區域范圍內大規模開發利用。二是推進綠色低碳,應對氣候變化。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全面有效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體系。三是深化務實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要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合作開展新能源和關鍵技術的研發應用,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亞太電力科技創新注入強勁動力。
會議期間,
亞太電協主席、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辛保安,
圍繞亞太和全球能源電力議題,同場發言,探討能源電力綠色低碳發展,分享領先理念和發展經驗,提出超20條建議/認識!
當前,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調整,新一輪能源革命加速演進。亞太地區應當以建設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為著力點,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促進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消費電氣化、能源配置廣域化、能源創新融合化、能源業態數智化,共同推動亞太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亞太地區發展繁榮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為此,提出四點建議:交流互鑒,更好推動亞太能源綠色發展。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積極倡導綠色消費,以能源產業綠色變革促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同舟共濟,更好促進亞太能源互聯互通。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擴大跨境電力聯網規模,推動電力資源更大范圍、更高效率的優化配置和共享互濟。協同創新,更好引領亞太電力高質量發展。聚焦高端電力裝備、柔性輸電、新型電網等重點領域,加大跨行業、跨學科、跨國界聯合攻關力度,促進技術轉移共享。互利共贏,更好加強亞太電力治理合作。促進區域內電力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凝聚起亞太電力合作最大公約數,共創亞太電力更加光明的未來。
能源安全、氣候變化是全球可持續發展最緊迫的挑戰之一。亞太地區在維護全球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中戰略地位重要,但電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對此,我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加快推進新能源規模化開發,加速新能源從增量主體轉向主體能源的歷史進程。堅持集中與分散并舉、陸上與海上并重,充分利用東亞和西太平洋地區大面積的沙漠、戈壁、荒漠、荒地、海洋等未利用土地,依托先進的新能源技術、輸電技術,推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持續高速增長。
二是加快推進傳統能源轉型升級,確保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渡期的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需要科學合理設計建設路徑,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礎上有計劃、分步驟逐步降低傳統能源比重。在過渡期,可充分利用東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存量煤電資源,依托清潔高效先進的煤電技術,推動傳統能源升級。
三是加快推進能源電力科技創新,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引領產業綠色化升級。新能源領域要加強大容量風電、新型儲能等關鍵領域的技術創新,加快產業化、商業化進程和大規模部署。傳統能源領域要探索明晰碳中和的可行路徑及關鍵技術。
四是加快推進終端用能電氣化,促進生產方式的全面綠色轉型。電能是新能源高比例轉化、大規模外送消納的便捷方式,電能替代是優化終端能源消費結構、提升終端能源清潔化水平的優先選擇。要加快交通運輸、工業、建筑等領域的電氣化進程,促進能源消費體系全面升級和方式綠色轉型。
本次亞太電協大會對于推動亞太地區能源轉型合作、電力系統發展和綠色技術交流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大會“綠色低碳 電亮未來”的主題,我有以下認識和體會。
一是著力構建清潔低碳新業態。要大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持續加快清潔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快速化、規模化、效益化和科學化發展。大力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持續推進煤電三改聯動和CCUS等降碳技術的應用。
二是著力構建安全充裕新體系。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供給多元化、參與主體多,重點是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積極探索傳統加新能源協同發展的務實路徑。要發揮好煤電保供兜底作用,深入推進煤炭與煤電、煤電與可再生能源兩個聯營,確保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三是著力構建經濟高效新格局。要統籌各類型電源電網負荷的規劃布局,建立容量機制和備用輔助服務。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制度,從源頭上實現布局更加合理、效率大幅提升、供應更加充裕的電力供應體系。
四是著力構建供需協同新鏈條。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將徹底改變傳統電力系統源隨荷動的發展模式,逐步形成源網互動、供需協同的新形態,要充分發揮需求側在平衡供需,降低需求增速等方面的戰略作用,大力推動以源網荷儲一體化,園區多能互補等為代表的智慧能源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
五是著力構建靈活智能新模式。要加快突破一批清潔、高效、低碳的發電關鍵技術。加快氫能制儲運技術攻關,推進數字經濟與能源工業深度融合。
亞太地區作為未來全球能源電力發展的主要市場,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偏高,人均能源消費較低,實現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凈零排放面臨嚴峻挑戰,不過,亞太地區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國家電投高度重視亞太地區的能源發展,在亞太電協成員國和地區的在運電力裝機容量超170萬千瓦,并承接多個電廠、變電站、輸電線路EPC工程。例如越南永好光伏、西原風電、達農風電、平順風電等新能源項目;日本的8個光伏電站;澳大利亞克勞蘭風電和霍頓光伏發電項目;馬來西亞沙巴州、柔佛州等地的地面和水面光伏發電項目;菲律賓500千伏變電站等。
我們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可持續發展。國家電投將秉持綠色、創新、融合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一如既往地與亞太電協成員單位協同創新、并肩同行。
搭乘中國政府積極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順風車,南方電網以數字化、綠色化協同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打造廣泛連接、數字驅動、開放共享的現代化電網,促進能源生產消費方式變革。依托海量數據和超強算力,推動構建新能源供給的消納體系。依托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融合,推動重點行業領域用能結構轉變和效率提升。依托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全面滿足用戶需求,解放用戶潛能,推動能源電力產業鏈現代化。
中國華能愿與各方一道,充分發揮亞太電協作用,加強能源領域務實合作。一是筑牢區域能源安全基礎,統籌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充分利用各方能源資源互補性,加強能源設施互聯互通合作,保證亞太地區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二是加強科技創新合作。聚焦亞太能源電力清潔低碳轉型需求,打造開放創新生態。合力攻堅陸上新能源、海上風電、儲能、CCUS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推動能源電力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共享科技創新成果。三是共同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將綠色低碳產業作為亞太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大綠色投融資力度,積極開展清潔能源及生態環保項目跨境合作,為建設美麗綠色亞太、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亞太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面向未來,中國華電愿同亞太同行,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推動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區域清潔能源發展,共同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中國華電愿同亞太同行,深化能源技術合作,在電力裝備智造、新能源、氫能、儲能技術、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同助力亞太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國華電愿同亞太同行,攜手構建發展共同體,積極響應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加快推進能源資源、產業結構、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為亞太和全球發展繁榮注入不竭能源動力。
亞太地區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為共建美好亞太和美麗地球,三峽集團建議亞太區域加強“碳中和”政策協調、知識分享和國際合作,完善能源基礎設施國際標準和知識產權,為清潔能源的互聯互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條件。為協同應對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我們呼吁在RCEP框架下,成立亞太區域的“碳中和”知識產權共享機制。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