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wcoe6"><table id="wcoe6"></table></fieldset>
<ul id="wcoe6"><sup id="wcoe6"></sup></ul>
  • <ul id="wcoe6"></ul>
    <ul id="wcoe6"><dfn id="wcoe6"></dfn></ul>

    新能源體系之:生物質轉化技術與應用研究進展

    核心提示:目前生物質已成為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約占全球總能耗的14%。充分利用現代新技術,將生物質能進行轉換,對于建立可持續


    目前生物質已成為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約占全球總能耗的14%。充分利用現代新技術,將生物質能進行轉換,對于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及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本文論述了利用熱化學轉化和生物化學轉化將生物質進行轉化利用的技術,介紹了利用這些新技術在生物質發電、制取乙醇、甲醇、氫氣、沼氣等燃料方面的應用前景。
     
     
      
      新能源體系之:生物質轉化技術與應用研究進展
      
      隨著人類對能源需求的不斷擴大,主要為人類提供能量的化石燃料資源正在迅速地減少,化石能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帶來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異常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尋找和開發新型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生物質能恰恰能滿足這些要求,因為它具有不斷的可再生性、對環境的友好性和能夠抑制全球氣候異常。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據估計,全球每年水、陸生物質產量約為目前全球總能耗量的6~10倍左右。
      
      目前生物質已成為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約占全球總能耗的14%。在發展中國家則更為突出,生物質能占總能耗的35%。據預測,到2050年,生物質能用量將占全球燃料直接用量的38%,發電量占全球總電量的17%。因此,許多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將生物質看作是對環境和社會有益的能源資源,加快了生物質能源的產品化進程。生物質轉化新技術主要是熱化學轉化和生物化學轉化。目前,中國的大部分農業廢棄物就地焚燒,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因此,充分利用現代新技術,將生物質能進行轉換,對于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及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
      
      1生物質轉化技術
      
      1.1生物質熱化學轉化技術
      
      1.1.1生物質氣化技術
      
      生物質氣化技術是通過熱化學反應,將固態生物質轉化為氣體燃料的過程。生物質氣化技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最初的氣化反應器產生于1883年,它以木炭為原料,氣化后的燃氣驅動內燃機,推動早期的汽車或農業排灌機械。生物質氣化技術的鼎盛時期出現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幾乎所有的燃油都被用于戰爭,民用燃料匱乏。因此,德國大力發展了用于民用汽車的車載氣化器,并形成了與汽車發動機配套的完整技術。
      
      二戰后隨著廉價優質的石油廣泛被使用,生物質氣化技術在較長時期內陷于停頓狀態。但第二次石油危機后,使得西方發達國家重新開始審視常規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分布不均勻性,出于對能源和環境戰略的考慮,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作為一種重要的新能源技術,生物質氣化的研究重新活躍起來,各學科技術的滲透,使這一技術發展到新的高度。
      
      按照使用介質的溫度差異,將生物質氣化分為常溫氣體氣化和高溫空氣氣化。常溫氣體氣化是氣化介質溫度相對較低的氣化反應,包括空氣氣化、氧氣氣化、水蒸氣氣化、水蒸氣—氧氣混和氣化和氫氣氣化。
      
      通常常溫氣體氣化反應產氣熱值不高,熱效率較低,要產生高熱值的氣體,氣化條件將相對苛刻。高溫空氣氣化技術則克服了傳統的生物質氣化技術通常存在的氣化效率及燃氣熱值低,燃料利用范圍小,灰渣難于處理,易形成焦油苯酚等化合物的缺點。因此,國外許多國家開發了這種高溫空氣氣化技術。
      
      高溫空氣氣化工藝流程為其氣化劑為1000℃以上的高溫空氣,空氣里伴以10%~20%的水蒸氣,空氣過剩系數控制在0.3~0.5之間。高溫空氣氣化系統由氣化器、集渣器、余熱鍋爐、燃氣凈化裝置等組成。
      
      1000℃以上的空氣和10%~30%100℃的蒸氣混合。1000℃以上的混合氣體輸人氣化器。氣化器由泡化床區和厚而有間隙的卵石床區組成。通過控制低熱值燃料流量,使氣化器內空氣過剩系數保持在0.3~0.5之間。低過剩空氣系數使得泡化床區發生高溫空氣不完全燃燒,生成的燃氣和熔渣穿過卵石床進入集渣器。合成燃氣先經余熱鍋爐釋放顯熱以產生氣化系統所需的蒸氣,再經凈化處理去除硫化氫、氯化氫和煙塵,最終的純凈燃氣供給熱能或電能發生系統。
      
      1.1.2生物質熱裂解技術
      
      生物質熱裂解是利用熱能切斷大分子量的有機物、碳氫化合物,使之轉變成為含碳數更少的低分子量物質的過程,包括大分子的鍵斷裂、異構化合小分子的聚合等反應。最后生成各種較小的分子。其中主要產品可通過控制反應參數,如溫度、反應時間、加熱速率、活性氣體等加以控制。低溫慢速裂解一般在400℃以下,主要得到焦炭(30%);快速熱裂解是在500℃,高加熱速率(1000℃·s-1),短停留時間的瞬時裂解,主要得到氣體產物(80%以上)。
      
      在生物質熱裂解的各種工藝中,不同研究者采用了多種不同的試驗裝置,然而在所有熱裂解系統中,反應器都是其主要設備,因為反應器的類型及其加熱方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物的最終分布,所以反應器類型的選擇和加熱方式的選擇是各種技術路線的關鍵環節。反應器可分為機械接觸式反應器、間接式反應器、混合式反應器和真空熱裂解反應器4類。
      
      1.1.3生物質液化技術
      
      生物質液化是在低溫(250~400℃)及高的反應氣體壓力(15MPa)下將生物質轉化為穩定的液態碳氫化合物,可分為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的共同作用下,在H,CO或其混合物存在的條件下,將生物質直接液化生成液體燃料。間接液化一般是先將生物質轉化為適合化工生產工藝的合成燃料氣,再通過催化反應合成碳氫液體燃料。生物質液化技術是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生物質能利用技術之一。國外已有多家機構開展了生物質液化的研究,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1.2生物質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2.1生物質厭氧發酵技術
      
      厭氧發酵是指在隔絕氧氣的情況下,通過細菌作用進行生物質的分解。將有機廢水(如制藥廠廢水、人畜糞便等)置于厭氧發酵罐(反應器、沼氣池)內,先由厭氧發酵細菌將復雜的有機物水解并發酵為有機酸、醇、H2,CO2等產物,然后由產氫產乙酸菌將有機酸和醇類代謝為乙酸和氫,最后由產CH4菌利用已產生的乙酸和H2,CO2等形成CH4。可產生CH4(體積分數為55%~65%)和CO2(體積分數為30%~40%)氣體混合物。埋在填埋場的城市廢棄物的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若不進行回收利用,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沼氣最終將進入大氣。若將開有小孔的管道插入到填埋場,可以將填埋場產生的沼氣抽出作為能源使用,還可避免沼氣逸入大氣而加劇大氣溫室效應。垃圾填埋場經過特殊設計,可有利于厭氧發酵。在填埋垃圾之前,可預先鋪設收集氣體的管道,使氣體產量得以優化。
      
      許多專性厭氧和兼性厭氧微生物,如丁酸梭狀芽孢桿菌、拜式梭狀芽孢桿菌、大腸埃希式桿菌、產氣腸桿菌、褐球固氮菌等,能利用多種底物在氮化酶或氫化酶的作用下將底物分解制取氫氣。底物包括:甲酸、丙酮酸、CO和各種短鏈脂肪酸等有機物、硫化物、淀粉纖維素等糖類。這些物質廣泛存在于工農業生產的污水和廢棄物中。厭氧發酵有機物產氫的形式主要有2種:一是丙酮酸脫氫系統,在丙酮酸脫羧脫氫生成乙酰的過程中,脫下的氫經鐵氧還原蛋白的傳遞作用而釋放出分子氫;二是NADH/NAD平衡調節產氫,當有過量的還原力形成時,以質子作為電子沉池而形成氫氣。
      
      研究發現,在產氫過程中反應器的pH值在4.7~5.7之間時生物質產氫率最高,其體積含量約60%左右。另外,分解底物的濃度對氫氣的產量也有很大的影響。厭氧發酵制氫的過程是在厭氧條件下進行的,因此氧氣的存在會抑制產氫微生物催化劑的合成與活性。由于轉化細菌的高度專一性,不同菌種所能分解的底物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實現底物的徹底分解并制取大量的氫氣,應考慮不同菌種的共同培養。厭氧發酵細菌生物制氫的產率較低,能量的轉化率一般只有33%左右。為提高氫氣的產率,除選育優良的耐氧菌種外,還必須開發先進的培養技術才能夠使厭氧發酵有機物制氫實現大規模生產。
      
      1.2.2生物質水解發酵技術
      
      乙醇可以從含有糖、淀粉和纖維素的生物質制取。乙醇最主要的原料是甘蔗、小麥、谷類、甜菜、洋姜、木材。生物質原料的選擇很重要,因為原料價格構成了最終產品乙醇銷售價的55%~80%。乙醇的生產過程(發酵流程)為先將生物質碾碎,通過催化酶作用將淀粉轉化為糖,再用發酵劑將糖轉化為乙醇,得到的乙醇體積分數較低(10%~15%)的產品,蒸餾除去水分和其他一些雜質,最后濃縮的乙醇(一步蒸餾過程可得到體積分數為95%的乙醇)冷凝得到液體。
      
      通過蒸餾可將乙醇提純,1t干玉米可以生產450L乙醇。乙醇可用于汽車燃料。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固體殘留物可為發酵過程提供熱量,因為在蒸餾階段需要很多熱能,特別是對于生產乙醇體積分數為99%以上的復雜蒸餾過程。殘留物也可作為動物飼料。對于蔗糖,其殘留物可作為鍋爐燃料或者是氣化原料。淀粉類生物質通常比含糖生物質便宜,但需要進行額外的處理。由于存在長鏈的多聚糖分子以及將其通過發酵轉化為乙醇之前需要酸化或者是酶化水解,木質纖維素生物質(木材和草)的轉化較為復雜,其預處理費用昂貴,需將纖維素經過幾種酸的水解才能轉化為糖,然后再經過發酵生產乙醇。這種水解轉化技術目前正處于實驗研究階段。
      
      1.2.3生物質生物制氫技術
      
      光合微生物制氫主要集中于光合細菌和藻類,它們通過光合作用將底物分解產生氫氣。1949年,GEST等首次報道了光合細菌深紅紅螺菌(Rhodospirillumrubrum)在厭氧光照下能利用有機質作為供氫體產生分子態的氫,此后人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研究。目前的研究表明,有關光合細菌產氫的微生物主要集中于紅假單胞菌屬、紅螺菌屬、梭狀芽孢桿菌屬、紅硫細菌屬、外硫紅螺菌屬、丁酸芽孢桿菌屬、紅微菌屬等7個屬的20余個菌株。
      
      光合細菌產氫的機制,一般認為是光子被捕獲得光合作用單元,其能量被送到光合反應中心,進行電荷分離,產生高能電子并造成質子梯度,從而形成腺苷三磷酸(ATP)。另外,經電荷分離后的高能電子產生還原型鐵氧還原蛋白(Fdred),固氮酶利用ATP和Fdred進行氫離子還原生成氫氣。微藻光制氫的過程可以分為2個步驟:首先微藻通過光合作用分解水,產生質子和電子,并釋放氧氣;然后微藻通過特有的產氫酶系(藍藻通過固氮酶系和綠藻通過可逆產氫酶系)的電子還原質子釋放氫氣。
      
      2生物質轉化技術的應用
      
      2.1生物質發電
      
      2.1.1生物質氣化發電
      
      生物質氣化技術是利用生物質作為高品位能源的一種新技術,近年來歐洲很多研究人員對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相當的成果。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的基本原理是把生物質轉化為可燃氣,再利用可燃氣推動燃氣發電設備進行發電。它既能解決生物質難于燃用,而且分布分散的缺點,又可以充分發揮燃氣發電設備緊湊而且污染少的優點。所以,氣化發電是生物質能最有效、最潔凈的利用方法之一。
      
      氣化發電過程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生物質氣化,在氣化爐中把固體生物質轉化為氣體燃料;二是氣體凈化,氣化出來的燃氣都含有一定的雜質,包括灰分、焦炭和焦油等,需經過凈化系統把雜質除去,以保證燃氣發電設備的正常運行;三是燃氣發電,利用燃氣輪機或燃氣內燃機進行發電,有的工藝為了提高發電效率,發電過程可以增加余熱鍋爐和蒸汽輪機。

    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在發達國家已受到廣泛重視,如奧地利、丹麥、芬蘭、法國、挪威、瑞典和美國等國家生物質能在總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增加相當迅速。奧地利成功地推行了建立燃燒木材剩余物的區域供電站的計劃,生物質能在總能耗中的比例由原來的3%增到目前的25%,已擁有裝機容量為1~2MW的區域供熱站90座。瑞典和丹麥正在實施利用生物質進行熱電聯產的計劃,使生物質能在轉換為高品位電能的同時滿足供熱的需求,以大大提高其轉換效率。一些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發展也逐步重視生物質的開發利用,增加生物質能的生產,擴大其應用范圍,提高其利用效率。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非洲的一些國家,都先后開展了生物質能的氣化、成型固化、熱解等技術的研究開發,并形成了工業化生產。
      
      美國在利用生物質氣化發電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美國建立的Battelle生物質氣化發電示范工程代表生物質能利用的世界先進水平,可生產中熱值氣體。這種大型生物質氣化循環發電系統包括原料預處理、循環流化床氣化、催化裂解凈化、燃氣輪機發電、蒸汽輪機發電等設備,適合于大規模處理農林廢物。國內很多單位也進行了此方面的研究,如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成功地把流化床技術應用到生物質氣化發電方面,使用木屑或稻殼的1MW流化床發電系統已經投入商業運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1.2沼氣發電
      
      世界各發達國家都對利用沼氣發電十分重視。為了減少20%溫室氣體排放,德國充分利用垃圾填埋場的沼氣發電。日本還通過食品廢棄物再生法的實施,促進了食品廢棄物發酵堆肥技術的推廣,并研究從沼氣中提取氫氣供燃料電池熱電聯供作燃料。朝日、麒麟等幾個大啤酒廠都配套建成了200kW的燃料電池發電機組;東芝公司與中國廣東省番禺縣豬場聯合建設的200kW燃料電池項目已于2001年投產。
      
      日本政府已規定電力公司必須給用生物質能發的電優惠上網,并在研究其他鼓勵政策。沼氣發電從1990年的5000GW·h增長到2000年的12048GW·h.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幾乎所有的沼氣發電都是由美國提供的,然而,現在最大的沼氣發電國家已經轉移到了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它們占沼氣發電總量的54.5%。英國在2000年的沼氣發電量為2556GW·h,在OECD國家中位居第二。
      
      雖然美國以4984GW·h的發電量保持著第一的位置,它的增長速度卻僅為年均6.4%,明顯低于許多歐盟國家的增長速度。德國的年均增長速度為23.4%(2000年達到1683GW·h),意大利增長速度為60.3%(566GW·h),法國為14.4%(346GW·h)。可以預見到在不久的將來,利用沼氣發電的較快增長將會出現在歐盟成員國家。
      
      2.2生物質制取燃料
      
      2.2.1生物質制取液體燃料
      
      生物質是惟一可以直接轉化為液體燃料的可再生能源。由于生物質的多樣性和轉化技術的多樣性,生物液體燃料種類也各種各樣。目前技術較成熟、開發利用達到一定規模的生物液體燃料主要是燃料乙醇和生物油。燃料乙醇的應用由來已久,早在1908年,美國福特公司就研制出既能燒汽油,又能燒純乙醇的汽車。但隨著廉價石油的大量開采和應用,這些車輛逐漸消失了。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后,很多國家重新加強了乙醇燃料的開發和利用。巴西是世界上最早實施乙醇燃料計劃的國家。
      
      巴西乙醇燃料的生產以甘蔗、砂糖為原料。目前巴西年產乙醇燃料近800萬t,約占汽油總耗量的1/3,使用乙醇燃料的車輛達370多萬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燃料消費國。美國是世界上另一個大量生產使用乙醇燃料的國家。與巴西不同的是,美國主要用玉米為原料生產乙醇,所耗玉米占全國玉米總產量的7%~8%。1990年美國乙醇燃料銷售量為265萬t,到2000年達到559萬t,年均增產率達8%。
      
      除此之外,歐共體和日本等國家也有開發利用乙醇燃料的計劃。1993年歐共體建議提高燃料級乙醇生產量,要求汽油摻混乙醇燃料不低于5%,并將生物乙醇燃料的稅率降低到相當干礦物燃料稅率的水平。日本從l983年開始實施燃料乙醇開發計劃,重點開發以農村廢棄物為原料直接生產乙醇的技術。20世紀90年代,用可再生資源替代石油資源,并用生物技術取代化工制備生物燃料已成為世界各大化學公司發展戰略的熱點。中國政府一直重視乙醇燃料的研究與開發,特別是利用非糧食原料生產乙醇燃料的戰略
      
      儲備性研究與開發,一直被科技部列為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課題和“863”計劃。20世紀80年代以來,“甜高粱”的育種技術和乙醇燃料的生產技術得到一定發展,到2001年其試產規模達到5000t·a-1。近幾年,隨著石油進口壓力的增加,以糧食(主要是玉米)為原料的乙醇燃料生產也提到了日程上。經國務院批準,投資29億元在吉林省新建60萬t燃料乙醇項目,河南年產20萬t、黑龍江年產10萬t2個變性燃料乙醇項目也相繼投產。
      
      生物柴油是一種潔凈的生物燃料。借助酶法即脂酶進行酯交換反應,可將廢食用油轉變為生物柴油,混在反應物中的游離脂肪酸和水對酶的催化效應無影響。反應液靜置后,脂肪酸甲脂即可與甘油分離,從而可獲得較為純凈的柴油。為提高柴油生產效率,采用酶固定化技術,并在反應過程中分段添加甲醇,更有利于提高柴油的生產效率。生物柴油于1988年誕生,由德國聶爾公司發明。生物柴油主要是把植物和動物油脂與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用酸性或堿性催化劑在230~250℃下進行脂化反應,生成以脂肪酸甲脂或乙脂為主要成分的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有良好的環保性(含硫量低),較好的發動機低溫啟動性(無添加劑時冷凝點達-20℃),較好的安全性(閃點高),良好的燃料性能(十六烷值高,燃燒性能優于普通柴油),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基于以上優點。生物柴油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是歐洲,份額已占到成品油市場的5%。德國現有8家生物柴油生產廠,生產能力為25萬t·a-1,擁有300多個生物柴油加油站,并制定了生物柴油標準DINV51606,對生物柴油免稅。法國有7家生物柴油生產廠。總生產能力為40萬t·a-1。意大利有9個生物柴油生產廠,總生產能力為33萬t·a-1。奧地利有3個生物柴油生產廠,總生產能力為5.5萬t·a-1。比利時有2個生物柴油生產廠,總生產能力為24萬t·a-1。歐盟確定了較高的生產目標,2010年達830萬t。美國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將生物柴油投入商業性應用,生物柴油已成為其產量增長最快的替代燃油。另外,日本、巴西、泰國、韓國等國家也積極推廣和使用生物柴油。目前中國生物柴油研究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先后由上海內燃機研究所、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遼寧省能源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單位都對生物柴油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生物柴油在今后幾十年中會迅速發展起來,形成生物柴油產業。
      
      生物質快速裂解生產生物油被認為是最經濟的生物質生產液體燃料的路線。快速裂解技術自20世紀80年代提出以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了多種工藝,加拿大Watedoo大學流化床反應器、荷蘭Twente大學旋轉錐反應器、瑞士自由降落反應器等均達到最大限度地增加液體產品收率的目的。生物質快速裂解液體產率可高達70%~80%。快速裂解條件比較難控制,條件控制不好。
      
      對產率影響較大。生物油是一種液體含氧混合物,主要包括羧酸、酚和醛酮等含氧化合物。由于生物質油的獨特性質,導致其不穩定。尤其是它的熱不穩定性,限制了其直接應用的范圍。同時也正因為此,生物質油的精制比較困難。不同于原油餾分及煤液化組分的精制。所以,為了提高其使用性能,生物質油精制方法的研究開發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課題之一。王樹榮等進行了快速熱裂解制取生物油的試驗,生物油產率高達60%。美國喬治亞技術研究所生物油的產率已達到70.6%,生產規模達到日產200t。加拿大CastleCapital公司生產的成套生物油設備已投放市場。近年來,國際上提出了生物油精制的可能處理方法包括催化裂化和催化加氫。
     

     催化裂化主要以HZSM-5為催化劑,生成芳烴含量較高的精制油。但催化劑易發生結焦反應而使催化劑失活。催化加氫是在高壓加入氫,采用過度型金屬催化劑,在供氫溶劑存在下進行加氫處理,可使氧含量減少。
      
      此外,生物質還可制成甲醇,二甲醚等液體燃料。甲醇是能量密度較高的液體燃料,而且其燃燒要比乙醇干凈,燃燒時只釋放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生物質制甲醇主要是氣化法,首先是原料進行加氫氣化反應,產生富含甲烷的氣體。經熱解生成含一氧化碳和氫的合成氣,在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甲醇。由于生物甲醇價格相對較高。所以,一些國家只是為了保護環境出發,而將其在艦艇等方面進行了使用。
      
      由廣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質合成燃料實驗室開展的生物質催化制氫及液體燃料合成新工藝研究項目已經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在小型裝置上由生物質一步法合成綠色燃料二甲醚的連續運行。目前,由生物質合成氣制備液體燃料二甲醚,使用固定床反應器,CO單程轉化率已經達到80%以上,在低壓就具有比較高的產率,利用漿態床合成二甲醚的工作也已展開,將會進一步提高產率。二甲醚作為對石油資源的補充,可作為汽車燃料。研究表明,大規模生產二甲醚的成本不會高于柴油,成本和污染都低于丙烷。因此,二甲醚作為汽車燃料發展前景誘人。
      
      2.2.2生物質制取氣體燃料
      
      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制氫是通過熱化學方式將生物質轉化為富含氫氣的可燃氣,然后通過氣體分離得到純氫。某些技術路線與煤氣化制氫相似,從化學組成角度考慮,生物質的硫含量和灰分含量較低,氫含量較高,應該比煤更適合于熱化學轉化工藝。生物質原料質量密度和能流密度低等物理特性是實施生物質制氫技術的難點。
      
      生物質催化氣化制氫得到的產品氣中主要成分有氫、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然后再借助水蒸氣與一氧化碳反應產生更多的氫氣,最后分離提純。由于生物質氣化產生較多的焦油,許多研究人員在氣化后采用催化裂解的方法來降低焦油含量并提高燃氣中氫的含量。
      
      意大利LAqulia大學的RAPAGNA等人利用二階反應器(一級為流化床反應器,一級為固定床催化變換反應器)進行了杏仁殼的鎳基催化劑催化氣化實驗,產生的燃氣中氫氣的體積含量可達60%.美國夏威夷大學和天然氣能源研究所合作建立的一套流化床氣化制氫裝置,以水蒸氣為氣化介質,其產品氣中氫含量可高達78%,再采用變壓吸附或膜分離技術進行氣體分離,最終得到純氫氣體。呂鵬梅等利用流化床催化氣化制氫,產氫率可達130.28g·kg-1。
      
      MCKINLEY等研究了對生物質進行熱化學處理以得富氫燃氣;KINOSHIT等[在富氧條件下研究了生物質的水蒸氣氣化反應,單位生物質產氫量達60g·kg-1。HAUSEMAN采用木灰為催化劑研究了生物質水蒸氣氣化制氫的效果,木灰為生物質氣化后的產物,在650℃和0.24MPa壓力條件下,獲得含氫52%的富氫燃氣。生物質熱裂解制氫是對生物質進行間接加熱,使其分解為可燃氣體和烴類物質(焦油),然后對熱解產物進行第二次催化裂解,使烴類物質繼續裂解以增加氣體中的氫含量,再經過變換反應產生更多的氫氣,然后進行氣體的分離提純。雖然通過生物質氣化及熱裂解技術制取富氫氣體在最近10多年才被提出,而且各種技術路線均處在理論研究和實驗室階段,但是初步的試驗結果卻顯示了較好的技術前景。
      
      發酵產氫是利用厭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特別是產氫產酸菌在酸性介質(pH=4.0~6.5)中,發酵有機物而產生氫氣。李白昆等以白糖為底物,對不同純菌、混菌及厭氧活性污泥的產氫率、產氫穩定性進行研究表明,由于菌種間的協同作用,純菌的產氫能力不如混合菌種,其中厭氧活性污泥具有最大的產氫能力,最大產氫率達76.4mL·g-1·h-1。
      
      除pH值外,溫度、COD濃度及反應器具也對產氫率有影響。哈爾濱建筑大學的任南琪教授等人先后研究了有機廢水制氫技術,他們研究了利用活性污泥發酵產氫的技術,其結果表明,活性污泥產氫的較佳條件為,COD濃度為43050mg·L-1,pH值為5.0,發酵溫度為36℃。在處理有機廢水時,與傳統的上流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相比,任南琪等發明的連續流攪拌槽式反應器(CSTR)具有較高的產氫性能,是UASB產氫的2.7倍。
      
      研究結果顯示,利用厭氧話性污泥發酵產氫,具有啟動容易、操作管理簡單、易于工業化的特點,為實現連續產氫和實際應用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上海交通大學在南通發酵廠建成了日處理3×103kg規模的光合細菌處理中試裝置,其COD去除率達94.4%,BOD去除率達97.3%,色度及總氮均去除80%以上,同時菌體本身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光合細菌體蛋白質含量高達60%以上,并富含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葉酸、生物素的含量是酵母的幾千倍。尤希鳳等進行了紅假單胞菌利用豬糞產氫的研究,豬糞污水COD為5687mg·L-1時,產氫率為23.7mL·L-1·d-1。
      
      沼氣的開發應用主要有4類:農業沼氣、工業沼氣、城市下水道污水沼氣和城市垃圾沼氣。中國在沼氣應用方面比較廣泛,大型沼氣工程成套技術的研究,成功地用于發電和處理豬廠等高濃度有機廢水,農村居民用氣“四位一體”及綜合利用達12萬戶,戶均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2000年中國戶用沼氣池764萬多個,年產沼氣25.9億m3,興建大中型沼氣工程1000多處(含工業有機廢水處理),年產沼氣10億m3。
      
      浙江浮山養殖場利用UASB型厭氧消化裝置處理雞、豬糞便,日產沼氣500m3,上海長江農場利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處理豬糞便,日產沼氣5350m3。據統計,全國每年約有255萬t干糞物質用于農村戶用沼氣池和大中型沼氣站的原料,產生13億m3沼氣用作民用燃料。德國沼氣利用也比較領先,德國FEL公司已初步研制開發出了沼氣燃料電池的生產技術,但目前這種電池成本很高,德國EBC公司進行了沼氣液化的研究,Bekon公司在有機垃圾干發酵方面取得成功。
      
      3結語
      
      1)傳統的熱解氣化方法,燃氣被焦油和顆粒物所污染,并且燃氣熱值相對較低,這將極大的影響燃氣的后續利用。另外,不能靈活的使用多樣化的生物質燃料,并且大規模的生物質應用,在經濟和環境上也是不可行的。導致這些技術大部分難以普及。HZSM-5噴流床熱解、高溫空氣氣化和循環流化床、多級循環流化床熱解和氣化的聯合技術。這些技術的共同優點是產生中高熱值的燃氣、產氣清潔、可實現規模化并且經濟效益好。這些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和實踐,將為生物質利用的普及推廣鋪平道路。
      
      2)利用廉價的生物質產氫,是解決能源危機,實現廢物利用,改善環境的有效手段。隨著對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對氫氣的需求量也不斷加大,改進舊的和開發新的制氫工藝勢在必行。利用人畜糞便等有機廢棄物產氫,既可獲得氫氣,又處理了廢物,現已引起人們極大的重視。雖然從試驗研究到應用開發,尚有很長的路,但是,未來的時代必將是氫能的時代,而以生物質為原料發酵產氫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基因工程的發展和應用為生物制氫技術開辟了新途徑,通過對產氫菌進行基因改造,提高其耐氧能力和底物轉化率,可以提高產氫量。就產氫的原料而言,從長遠來看,利用生物質制氫將會是制氫工業新的發展方向。
      
      3)由于液體產品便于貯存、運輸,可以取代化石能源產品,因此從生物質中經濟高效地制取乙醇、甲醇、合成氨、生物油等液體產品,必將是今后研究的熱點。如水解、生物發酵、快速熱解、高壓液化等工藝技術研究,以及催化劑的研制、新型設備的開發等等都是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一旦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將會大大促進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
      
      4)生物質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系統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生物質能將成為21世紀的主要能源之一,生物質轉化利用技術將成為這一轉變的關鍵。目前有關生物質轉化利用的成套技術已經出現,但是由于實用性和經濟性無法統一,導致這些技術大部分難以普及。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這種狀況必定會得以解決。同時也會出現更多的生物質轉化利用新技術。
    相關報道
    協合運維
    電力月刊171期
    海上風光電開發建設與運行維護創新技術發展論壇
    燃煤電廠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大會
    ?

    掃描關注“電力科技”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噜噜噜www成人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7878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成人a一级试看片|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成人午夜性视频欧美成人|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四虎www成人影院| 午夜a级成人免费毛片|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影院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丽春院影视|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色老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