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電站位于山東省費縣沂蒙革命老區,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20.08億千瓦時。由中國電建所屬北京院承擔電站規劃論證和全階段勘測設計,華東院承擔施工監理任務,水電一局、四局、十四局、十六局承擔主要施工任務。
電站全部4臺機組中1號、3號、4號機組均實現“零配重”,其中1號機組在“零配重”情況下,三部導軸承擺度均小于0.1毫米,僅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為業內首例高轉速大容量“零配重”抽水蓄能機組。彰顯了中國電建在抽水蓄能項目建設中先進的施工技術能力和高超的機組安裝工藝。
山東是電力需求大省,也是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建設增速較快的省份。作為目前山東已投運的最大抽水蓄能電站,電站4臺機組在調試、試運行階段,就提前參與保供電工作,為山東電網送上了一場“及時雨”。建設期間,每年為當地政府增加財政收入1.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000余個,大大改善了革命老區的交通條件和生活基礎設施。同時,電站的建設增加了地區水域面積,促進了生態環境改善,豐富了旅游資源。
電站全部投產發電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8.8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9.67萬噸,在確保電網安全、促進新能源消納、促進地方生態環境保護、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同時,也將在助力沂蒙革命老區經濟發展、振興鄉村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當前,抽水蓄能已經成為最成熟、成本最低,同時也是裝機最多的主流儲能技術。中國電建作為最早從事抽蓄電站設計和建設的“國家隊”,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即與抽水蓄能結下了深厚的歷史淵源,參與了其中90%以上的工程建設,可謂“十成抽蓄,九成電建”。并最早在國內該領域引入三維設計和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形成了抽水蓄能選點規劃、勘測設計、工程建設管理以及工程總承包等一整套成熟的技術和管理體系,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