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賽道,行業“明星”
在“30·60”雙碳目標戰略背景下,能源轉型的任務已經非常明確,即能源結構要進一步調整并向清潔化發展,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主力。新型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對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應對極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進能源高質量發展、支撐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成為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支撐之一。
新型儲能是能源行業內的風口賽道,壓縮空氣儲能是新型儲能技術領域內的一顆“明星”。鹽穴壓縮空氣儲能是利用水溶采鹽后形成的巨大腔穴,在電網低谷時將空氣壓縮到鹽穴中,用電高峰時再釋放壓縮空氣發電,從而實現削峰填谷,提升電網調節能力,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技術。
從零出發,爭做“領跑者”
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范項目是我國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唯一的國家示范項目和首個商業電站項目,是國家能源局和江蘇省重點推進項目。由中鹽集團、中國華能和清華大學三方共同開發,一期儲能功率和發電裝機均為60兆瓦,儲能容量300兆瓦時,遠期建設規模1000兆瓦。
面對國家示范的重任和首次商業化的挑戰,該項目集結了我國能源領域的各大央企國家隊,成為名校名企強強聯合、產學研深度合作的典范,展現了我國能源制造建設領域的一流水平。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創工程,沒有相關設計規范標準可依據,沒有以往工程布局可參考,沒有成熟系統流程可套用,一切從零開始。江蘇院咨詢設計團隊對新理念、新工藝、新設備進行調研、學習和優化,按照項目的系統功能要求,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為作出最優解提供了充足的參考依據。對設備及管線布置進行優化設計,對控制策略提出原創設計方案,充分考慮新型工程的特點,為整個工程的良好運行提供有力保障。作為新型儲能項目的設計者和實踐者,江蘇院見證了儲能領域世界開創性項目建設乃至建成的一個個關鍵節點。
勇于創新,永遠在路上
江蘇院在新型儲能關鍵領域持續攻關,在前沿陣地不斷探索,以及依托與國內頂尖技術專家和設備制造廠商的技術交流,掌握了新型儲能領域的知識積累和技術儲備,產出了一批專利、專有技術和高水平論文,為后續大規模新型儲能的研究開發和工程實施積累了寶貴經驗和工程技術基礎。江蘇院將在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能源低碳綠色轉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上爭做示范,在踐行中國能建“1466”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列,在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趕考路上迸發激情智慧,展現擔當作為,秉持“設計能源未來,服務綠色發展”的宗旨,朝著未來智慧能源系統高端工程技術的引領者邁步,促進國家能源結構的清潔化轉型,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儲能新方案,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