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澳大利亞財政部長 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 )表示,中國國有企業國家電網與香港的長江基建將在下周四對他的初步決定進行回復。莫里森認為,中國國家電網與長江基建在逾99年之久中租賃Ausgrid 50.4%的股權,這不符合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但莫里森拒絕給出有關“國家安全考慮”的細節。
據了解,Ausgrid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電力分銷商,壟斷了包括悉尼所有企業、政府部門在內的新南威爾士州160萬戶的電力供應。澳大利亞財長斯科特·莫里森曾于本月7日表示,在決定是否允許中國企業收購澳大利亞最大國有電力公司澳洲電網(Ausgrid)時,將把“國家安全”作為首要考慮問題。中國學者周世儉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電網項目根本不會有什么“威脅國家安全”的可能性,澳方這么做“雞蛋里挑骨頭”的可能性較大。
澳大利亞前情報負責人參與評估
英國《衛報》8日援引莫里森的話稱,澳大利亞各方對該收購案的考量已經到了“最后階段”。“在澳大利亞的投資事關未來的就業。但在這所有之上,國家安全高于一切”,莫里森本周一做出如上表示。這位澳大利亞財長還稱,將從國家安全部門吸納相關建議,“因為他們掌握有關技術問題的詳盡知識”。莫里森此前稱,邀請了澳大利亞安全和情報組織前負責人大衛·埃爾文,協助相關部門工作,確定可能的安全威脅。
中企在澳的收購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
據《澳大利亞人報》8日曾報道,這起收購案涉及澳洲電網50.4%的股權,估價金額超過100億澳元(約74.7億美元),為期99年。此前,澳洲電網共有兩個競標者,分別是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
據了解,澳洲電網是一家國有電力公司。作為澳洲人口最多的地區,新南威爾士州擁有3家電力公司,澳洲電網是其中最大的一家電力分銷商。目前,澳洲電網每年為超過160萬個家庭和企業供電,供電范圍覆蓋了悉尼、中央海岸等地區。
澳洲電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也正因如此,此次競購被提升至關乎國家利益的高度。而此事也并非澳大利亞第一次出面干涉外企收購:去年,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也曾參與澳大利亞TransGrid公司競購案,但最終被澳洲外國投資審核局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
專家:中企可效仿“三一告奧巴馬”
澳洲電網收購風波也激起澳國內的不同反應。《澳大利亞人報》稱,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執行院長皮特·詹寧斯表示,鑒于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立場,澳大利亞應當重新考慮和中國在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上合作的方式。但澳大利亞商業協會前主席托尼·謝潑德卻指出,境外資本一直是維持澳大利亞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只要能證明投標人信譽良好,那么這個新南威爾士州最好的交易就應該成功”。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高級研究員周世儉此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類似的“政治干涉經濟”事件以前也多次發生過,2012年三一集團在美國西雅圖投資風電項目被美國總統奧巴馬貼上“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標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周世儉稱,這將會為中企以后在其他國家的收購行為,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周世儉稱,澳方拿“威脅國家安全”來說事,涉事中國企業需要像此前的三一集團學習,對澳大利亞有關方面提起訴訟,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利益和聲譽。“澳大利亞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國,其牛肉、乳制品、鐵礦石的出口市場都是中國,不可能也不愿意真的損壞和中國的經貿關系”。
澳媒體:質疑中國投資?澳大利亞需要頭腦冷靜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曾發表文章稱,澳大利亞鷹派對中國安全威脅的評估乏善可陳,鷹派人士在評估與中國投資基礎設施有關的國家安全影響方面,記錄一向糟糕。去年北領地政府決定將達爾文港租給中國公司時,他們就宣稱類似擔憂。但澳國防部、安全情報組織及國防軍均不認可我們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的看法。
文章稱,此次電網交易中一個致命經濟因素被忽略了:除了中國,并無其他競標者。若交易被阻,對新南威爾士州來說這意味著150億美元的損失。澳一直依賴英國等傳統伙伴來彌補國內資金缺口。但數據顯示,過去6年里來自英國的投資每年都是負數。隨著財長權衡Ausgrid交易,圍繞中國投資急需頭腦冷靜的領導層。
有分析稱,在南海問題上,澳大利亞近期與中國摩擦不斷,而澳大利亞拿收購威脅中國,或將使局勢進一步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