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6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法國總統奧朗德共同見證下,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賀禹與法國電力公司總裁普格里奧在法國巴黎簽署了加強核能合作的協議。
根據簽署的協議,中廣核將通過參股方式參與法國電力公司在英國擬新建核電項目的開發及建設,雙方將共同推動由中廣核牽頭的中國核電企業控股開發英國后續新建核電項目。雙方將在前期已簽署的全球伙伴協議以及諒解備忘錄執行協議下,加強核電技術研發領域的合作,加強核電工程項目設計與設備采購的合作,加強在運核電站運營與維修的合作,進一步提高雙方核電工程設計和電廠設計、建造、采購以及運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業績。
本次簽署的協議和聲明充分體現了2013年中法兩國政府達成的以共同開發第三國核電市場為導向深化合作、加強技術創新合作等共識,標志著中法核能合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中廣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截至2014年3月26日,中廣核擁有在運核電裝機941萬千瓦,占中國在運核電總裝機容量的59%;承建核電機組15臺,總裝機容量為1772萬千瓦,約占全球核電在建規模的23%。從1987年開工建設大亞灣核電站起,中廣核先后成功建成了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二期,開工建設了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一期、福建寧德核電站一期、廣東陽江核電站、廣西防城港核電站等核電項目,有連續30年不間斷的核電工程建設和運行經驗,核電在建工程安全、質量等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在運的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安全運行業績多年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大亞灣1號機組自1994年2月投入運行,已安全運行20年,與嶺澳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天數在全球64臺同類型機組中名列第一、第二。
在長期的核電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實踐中,中廣核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道路,在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的同時,引進了國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核電工程建設和管理、運營管理、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機制,與中核集團共同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培養了一支滿足“走出去”需要的人才梯隊,在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方面實現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同步。
通過承擔全球近四分之一核電新機組建設,中廣核建立了運轉高效、質量可靠的核電產業鏈,在國際上與法國等國的核電企業建立了戰略聯盟,在國內與東方電氣、中國一重、上海電氣等74家裝備制造企業以及上千家各級供應商建立了穩固的合作。
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公司的合作歷程始于30多年前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目前由雙方共同投資的臺山核電站一期是兩國能源領域最大的合作項目。該項目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安全、質量和進度控制良好。國際社會對中廣核在核電工程設計、工程建設和管理、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普遍給予認同。
根據中法兩國當日發布的題為《開創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新時代》的聯合聲明,兩國政府將鼓勵兩國工業企業和機構部門在兩國政府同意的框架內,在嚴格遵循安全性、可靠性和環保最高準則基礎上,推進核能上中下游領域全面合作:包括在役在建核電安全性提升、推進乏燃料后處理廠、聯合開發欣克利角及其它英國新建核電項目、在海外進行天然鈾礦開發、臺山1、2號機組建設、在國際范圍內建立核領域長期伙伴關系。
“中廣核將以開放的胸襟參與全球核電市場的開發,與世界各國分享核電安全發展的技術和經驗,共同推進全球核電產業健康穩步發展。” 中廣核新聞發言人胡光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