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凌晨4時14分,中廣核太陽能公司新加坡光電生物質能發電站首次并入新加坡電網,實現一次并網成功。
新加坡光電生物質能項目是中廣首個光電生物質能一體化示范項目,也是新加坡當前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能源項目。該項目由中廣核完全自主開發,并自主承擔工程設計、設備采購、施工建設(EPC)管理,克服了新加坡人力政策限制、標準差異、政府審批、文化和語言等困難,順利實現并網發電。該項目的建成,對中廣核在非核清潔能源板塊開拓國際市場、輻射東南亞地區具有重要意義。
新加坡項目裝機10.5兆瓦(其中,生物質能發電10兆瓦,光伏發電0.5兆瓦),采用45t/h 振動爐排次高溫次高壓自然循環鍋爐,使用新加坡當地的木屑、園林等廢棄物作為燃料,年用量8.3萬噸,年減排量3萬噸。項目于2012年底簽訂主設備合同、啟動場平施工,于2013年9月15日正式開始鍋爐安裝,2014年4月完成鍋爐水壓試驗,7月實現倒送電,12月26日實現并網。
附:新加坡電力市場簡介
新加坡電力裝機1252萬千瓦,由Senoko 、YTL Power Seraya、Tuas、Sembcorp等六家公司主導,占新加坡總裝機95%,其中73%為聯合循環機組(CCGT),主要燃料為天然氣。2013年新加坡全年用電量為450億千瓦時(相當于北京市的一半),負荷峰值約700萬千瓦,平均負荷因子為68%,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3600小時。
新加坡從1998年到2003年逐步完成了電力市場化改革,目前已經建立起非常完善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根據新加坡能源管理局(EMA)的數據記錄,其上網電價按10%的年增長率,從2003年的S$0.10/KWh漲至2012年的S$0.22/KWh(相當于人民幣1.1元/KWh)。2013年新加坡投資17億美元的天然氣接收站建成投運之后,能源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天然氣消費比例迅速提升了15個百分點,電價開始有所降低。
中廣核光電生物質能發電站是新加坡當前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能源項目,受到當地社會的歡迎和新、中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