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天氣備受人們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公司董事長賀禹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霧霾主要來源于燃煤及汽車尾氣,治理霧霾需改變我國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其中規模化發展核電是重要途徑。
賀禹援引環保部的數據稱,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中,只有8個城市6項污染物年均濃度達標,其余66個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現象。而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總量達到37.5億噸標煤,其中煤炭的比例高達66%,遠高于全球30.1%的平均水平。賀禹表示,核電等清潔能源在保障我國能源需求的增長、優化能源結構方面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歐美經驗來看,發展核電是改善環境質量和治理霧霾的必由之路。
賀禹進一步建議,核電作為清潔、穩定、高效的能源,應該規模化發展,改變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比過高的現狀,讓核電在能源結構優化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在工業化過程中,歐美也曾發生過霧霾圍城的困境,各國治霾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規模化興建核電站,大量替代化石能源。在這期間,美國建設了104座核電站,核電發電比例約占全國電力總量的19%;法國興建了58座核電站,核電發電比例高達78%。賀禹還表示,目前我國核電的比例仍太小,“十三五”期間,國家應從戰略層面進一步明確核電在優化能源結構中的支柱地位,將核電作為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選擇,實現規模化發展,以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2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