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主控室可居留區密封性試驗目的是通過示蹤氣體法測試事故工況主控室可居留區內漏量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何為內漏量
內漏量也稱為非過濾器滲漏量,是指核電廠事故工況下,未經凈化處理的放射性空氣,逆向通過主控室可居留區壓力邊界進入主控室可居留區內部的空氣量。內漏量是評判主控室可居留區可居留性的重要指標之一。滿足設計要求的主控室可居留區內漏量是事故工況下主控室可居留區可居留性的重要保證。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主控室可居留區密封性試驗的順利完成,標志著中核集團已經全面掌握了核設施重要可居留區密封性測試技術,并且擁有相關技術的完整知識產權。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主控室可居留區密封性滿足設計要求是主控室可居留性提升的直觀展現,是中核人創新、鉆研、永不言敗奮斗精神的縮影,是用科技助力核電機組重要性能參數提升的佳作。
回看來時路,2020年2月27日,首個主控室可居留區邊界孔洞超聲密封測量,正式拉開了主控室可居留區密封性檢查試驗的序幕,整個試驗持續進行了將近四個月,這四個月是開拓創新的四個月,是咬牙堅持的四個月,是披星戴月的四個月。四個月的時間,我們創造出了數個業內第一:
建設了10-11級別的六氟化硫氣相色譜工作站。
研發了的高精度示蹤氣體定流量注入裝置。
研發了業內首個國產化的示蹤氣體自動取樣裝置。
開發了三套專用的試驗數據分析與試驗結果評價軟件。
發明了基于超聲法的邊界孔洞、邊界門測密技術。
發明了基于示蹤氣體法的主控室可居留區自由容積測試技術。
發明了基于華龍一號首堆主控室通風空調系統的示蹤氣體濃度快速平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