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浙江三澳核電廠1、2號機組蒸汽發生器二次側啟停運行功能配置優化重大設計變更獲國家核安全局批準通過,成為中國廣核集團首個機組實現啟停階段在熱停或熱備用時刻解耦核島、常規島的項目。
“華龍一號”原設計方案在不降低機組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為進一步滿足縱深防御獨立性要求,取消了機組啟停階段的運行功能冗余,并將運行功能與安全功能分離設計。相比于目前的工程實踐,原設計方案使得機組啟停期間常規島上行相對較早投運,下行相對較早退出,臨停檢修后撤更深,熱試進度要求大幅提前常規島相關系統具備熱試條件的工作進度,運行靈活性稍有下降。
本項設計改進基于工程實踐經驗和正向設計邏輯,梳理分析二次側運行功能,對運行功能進行合理分配,實現了核島、常規島的提前解耦策略。經評估,“華龍一號”在38個換料周期內約13次需要二次側解耦,每次釋放常規島維修窗口約4天-5天。蒸汽發生器二次側啟停運行功能配置優化的重大設計變更實現了安全性與經濟性的平衡,顯著延長了常規島維修窗口,根本上提高了機組運維靈活性和經濟性。
“華龍一號”原設計方案在不降低機組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為進一步滿足縱深防御獨立性要求,取消了機組啟停階段的運行功能冗余,并將運行功能與安全功能分離設計。相比于目前的工程實踐,原設計方案使得機組啟停期間常規島上行相對較早投運,下行相對較早退出,臨停檢修后撤更深,熱試進度要求大幅提前常規島相關系統具備熱試條件的工作進度,運行靈活性稍有下降。
本項設計改進基于工程實踐經驗和正向設計邏輯,梳理分析二次側運行功能,對運行功能進行合理分配,實現了核島、常規島的提前解耦策略。經評估,“華龍一號”在38個換料周期內約13次需要二次側解耦,每次釋放常規島維修窗口約4天-5天。蒸汽發生器二次側啟停運行功能配置優化的重大設計變更實現了安全性與經濟性的平衡,顯著延長了常規島維修窗口,根本上提高了機組運維靈活性和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