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龍源電力完成的技術成果“潮間帶風電新型單樁基礎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裝備研制和工程應用”,榮獲2013年度中國電力科學技術一等獎。
該獎項是目前龍源電力在科技類領域獲得的最高榮譽。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由中國電機工程協會創立于2001年,旨在獎勵在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剛起步,海洋環境條件復雜,國內既缺少適合的施工裝備,也缺乏相應的施工技術。風機基礎是海上風電場建設的關鍵環節,單樁基礎因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價低,是目前國外應用最為廣泛的形式。為保證單樁基礎的垂直度,國外采用帶過渡段的單樁結構形式。龍源電力創新性地采用取消過渡段的單樁基礎,從新型單樁基礎設計理論、施工裝備、施工技術等諸方面進行了創新研究,并在潮間帶風電場建設中得到成功應用,與國外項目相比風機基礎造價下降超過50%。
課題于2009年在江蘇如東30MW潮間帶試驗項目開始研究,于2011年完成,其間在龍源江蘇如東150MW海上風電示范風電場及后續項目中得到應用并優化成熟。龍源電力通過優化頂法蘭結構,對沉樁過程進行建模分析,確保單管樁法蘭在沉樁過程中不受損傷;為確保樁體垂直度,創造性地研制了能夠滿足6米直徑以下鋼管樁沉樁精度的大型扶正導向架,實現了打樁過程中單樁的有效導向和糾偏,垂直度誤差小于2‰(國際標準4‰);為滿足海上施工要求,確保海上風電新型單樁基礎順利施工,研制國內外首艘多功能淺吃水海上風電安裝船;在海上風機基礎上應用金屬熱噴涂、海工油漆涂層、犧牲陽極的防腐蝕方案,并研究形成了海上風機鋼結構基礎防腐蝕技術要求及標準。
根據設計院研究分析,該技術成果可應用于江蘇、山東、上海、河北等軟土海床海域,上述沿海地區國家規劃海上風電容量超過3600萬千瓦,成果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王緒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