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簡稱電力獎)是國家科技獎勵工作改革后首批批準的26個社會力量設獎獎項之一。電力獎涵蓋了電氣、水電、火電、核電、可再生能源等技術領域,體現了中國電力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也體現了國際電力技術發展的最前沿,其一、二等獎項目獲準可經由承辦機構直接推薦參評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北方城市集中供熱面積不斷增加,熱電廠到市區的供熱管網逐漸成為制約供熱輸送能力增長的瓶頸;在熱源側,傳統熱電聯產電廠采用汽輪機抽汽加熱集中供熱的熱水,由于城鎮供熱需求不斷增長,電廠供熱能力不足問題也逐步顯現。部分熱電企業為了增加供熱能力,不得不采用提高汽輪機低壓缸排汽壓力的方式進行供熱,而這種技術對電廠的發電能力會產生較大影響,如何實現北方城鎮冬季熱-電供需平衡,是擺在熱電企業面前的難題。

雙良節能采用自主研發的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技術,利用電廠供出的一次網熱水作為熱源,通過溴化鋰制冷來降低熱網回水溫度,拉大一次網的供回水溫差,在熱水流量不變的情況,大幅度提高供熱管網輸送熱量的能力,使遠距離長輸管網供熱成為可能,目前該技術已經在石家莊、太原、銀川等城市的長輸網供熱中大量應用。
在熱源側,雙良采用自主研發的溴化鋰吸收式熱泵技術和先進的煙氣取熱技術,利用電廠汽輪機的部分抽汽作為熱源,回收電廠汽輪機的排汽冷凝余熱或鍋爐排放到大氣中煙氣余熱,來增加電廠供熱能力,用于北方城鎮冬季集中供熱。溴化鋰吸收式熱泵回收電廠余熱供熱技術,在不對電廠發電能力造成任何影響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熱電企業的供熱能力,實現了北方城鎮冬季熱-電供需的平衡。

2019年雙良節能在石家莊、太原、銀川、鄭州等城市的中繼能源站或熱力站利用溴化鋰吸收式換熱機組降低一次網的回水溫度,實現熱網側大溫差供熱,增加了供熱管網輸送熱量的能力;在烏魯木齊、蘭州、石家莊等多個電廠應用溴化鋰吸收式熱泵技術回收電廠冷卻塔循環水余熱或燃煤鍋爐煙氣余熱,在保證電廠發電負荷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電廠的供熱能力,保證了居民冬季供熱安全,實現了這些北方城市冬季供熱和發電的供需平衡。


在不斷創新和自主開發過程中
雙良節能共申報并獲得
溴化鋰吸收式機組供熱技術授權專利110余項
目前已有20多個供熱項目
采用雙良溴化鋰換熱機組進行大溫差供熱
有近60家熱電聯產熱電企業
使用雙良吸收式熱泵回收余熱增加供熱能力
每年可以實現節能200多萬噸標煤
有100多個項目
采用雙良煙氣取熱器加吸收式熱泵技術
回收煙氣余熱進行供熱
雙良節能正在用自己的行動
踐行“用心打造綠色未來”企業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