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宏,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工程師,中國著名電力領域技術專家,在電力領域碩果累累,貢獻巨大。
電力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是國家第一基礎產業,能夠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重要能源/動力支持。在過去的幾十年發展中,我過社會經濟的增長造成全社會用電需求的增加,由此對電力工業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電力在國家宏觀經濟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斷加大。現代生活離不開電,它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在中國電力領域,李志宏取得了眾多令人矚目的成就。他代表中國電力科學院參與多個國內重大項目,并擔任課題負責人、研究人員等。其參與的項目包括“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一期)。該項目共設21個課題,由中國電力科學院、中國南方電網有限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完成,主要在大規模集中接入間歇式能源并網技術、高密度分布式電源并網技術、支撐電動汽車發展的電網技術、大容量儲能系統、智能配電與用電技術、大電網智能調度與智能輸變電技術等6個方向進行攻關,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該項目開展了大型風電場、光伏電站集群控制系統和間歇式能源發電調度系統研發,在冀北電力調度中心及河西走廊風電場、光伏電站實現示范應用;在廣東南澳風電基地建成±160kV/200MW/100MW/50MW的世界首個三端柔性直流輸電示范工程;完成間歇式電源并網規劃與隨機全過程分析系統開發并在西北電網示范。該項目開展了高滲透率間歇性能源區域電網關鍵技術研究,在江蘇鹽城電網進行示范;完成高密度多接入點建筑光伏系統并網等關鍵技術研發,應用于浙江海寧20MWp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立了MW級分布式光伏/儲能發電系統;完成了含分布式電源的微電網技術研發,在浙江溫州建成2個系統容量分別為2.94MW和1.86MW的微網示范工程。該項目研發了電動汽車智能充放儲一體化電站系統,在嘉定安亭建成了規模為1.25MW/2.25MWh的儲能電站;建立了電動汽車有序充電系統,涵蓋21個充換電站;依托大連城西充電站進行了電動汽車與電網的互動協調系統示范應用。該項目研發了智能配電網自愈控制系統,在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4個變電站、23條饋線、89個配電房進行示范應用;開展了靈活互動的智能用電關鍵技術、智能配用電信息及通信技術研究,分別在廣西南寧、揚州和無錫建成示范工程;完成智能配用電園區技術集成研發,在天津中新生態城示范應用,用戶數總計20216戶,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年平均滲透率20.74%。項目開展了大電網運行狀態感知、風險評估、故障診斷與調度一體化,提升電網安全穩定和運行效率的柔性控制,高壓開關設備智能化,基于物聯網的輸變電設備智能監測與全壽命周期管理等技術研發,并在華中電網、云南電網等進行示范應用。作為我國在智能電網領域的一個重要布局,該項目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形成了相關標準體系,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了多個示范工程,實施推廣應用,并培養了大批人才,對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和高效利用、保障電力供應安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李志宏代表中國電力科學院參與了“十二五”期間智能電網領域課題“集成可再生能源的主動配電網研究及示范”。該課題通過2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系統的研發,12個高級運用模塊,11個新型成套裝置在工程中的實際應用,實現了示范區在30%以上滲透率工況下的優化穩定運行,分布式電源100%就地消納。降低峰谷差、網損10%以上,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以上。從網、源端來說,實現了電網拓撲結構靈活可調,分布式電源優化協調控制,從用電側來說,像“電力管家”一樣,能結合用戶的用電習慣,為用戶貼身定制最優供電策略。因其在“主動”和“智能”方面的表現,被人稱之為“最懂你”的配電網。
李志宏代表中國電力科學院還參與國家電網公司總部科技項目“云計算技術在調度模型管理、仿真培訓、保護整定和計劃校核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和試點應用”,擔任課題負責人,取得了豐碩成果,屬于綜合性的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規模的快速擴大推動了電網結構、電網特性發生重大變化,電網一體化特征凸顯,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多樣化的自然災害等因此都給電網運行增加了風險,局部故障可能引發全網風險。迫切需要開展多級電網調控一體化聯合應急演習關鍵技術研究,提高電網調控人員應對突發長高的協同處置能力,保障大電網安全優質運行。本項目在云構架、時空模型管理、應急演習系統的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提出了基于架構的多級電網調控聯合應急演習系統的整體方案,攻克了計算資源彈性分配、應用服務廣域條用及人機交互便捷高效等關鍵技術,大幅降低了系統建設與維修成本,提高了聯合演習的經濟性和高效性;2.提出適用于多級電網調控聯合演習的時空模型管理技術,解決了模型高效共享、多時態版本管理、一二次設備融合等難題,大幅提升了演習模型的時效性和一致性;3.研發了基于云構架、時空模型的快速精準應急演習系統,攻克了潮流計算與監控仿真異步迭代、大規模潮流雙層并行計算、事故預案智能匹配等關鍵技術,提升了聯合演習的快速性和智能性。項目整體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創新了多級電網調控聯合應急演習的模式,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新一代調控培訓演習系統。項目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1項,申請軟著6項,發表SCE/EI論文27篇。近三年新增軟件銷售額8956萬元,節省系統建設、維護成本和減少停電經濟損失超2.33億元。項目成果已應用于包括京津冀地區在內的十余家省級以上調控中心,成果支撐了國慶70周年保電、京津冀“兩會”保電等上百次聯合演習,提升電網調控人員應對突發故障的聯合處置能力,有效縮短了事故處置時間,保障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此外,李志宏還代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參與了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主動配電網分層協調優化運行控制與仿真基礎研究、國家電網公司總部科技項目-分布式能源高滲透率的交直流混合主動配電網運行生產管控的關鍵技術研究、國家電網公司總部科技項目-面向智慧城市的多元能源互聯與管理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國家電網公司總部科技項目-基于云平臺的省地縣多級調控仿真系統研究與開發等等。
李志宏在行業內的出色表現也為其贏得了諸多榮譽,包括由中國電子學會頒發的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頒發的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頒發的優秀軟件、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頒發的先進工作者證書等。
作為中國著名電力領域技術專家,李志宏在其從業期間,代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參與并完成多個國內重大電力項目,憑借過硬專業技術知識,堅持不懈的職業精神攻破多個技術難點,為中國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業內廣受好評,成為了行業中的佼佼者,值得他人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