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如何將占有70%成本的燃煤做到更進一步的精益化管理?”這在湖南華電長沙發電有限公司得到了完美的答案。2013年,該公司通過構筑“立體燃料”體系,開啟了全面加強燃料管理的新紀元,年度入廠標單、入爐標單、入廠煤質、入爐煤質等各項燃料指標均實現三年來最好水平。
從邊際利潤的最大化開始建立層層倒逼機制,降低煤價。在滿足機組多發滿發所需煤種、煤質的條件下,克服離煤源遠、外部市場變化大等各種因素,充分利用海進江資源,加大水運途徑的調運量,來控制降低煤價。全面開展陽光采購,實時開展供應商評價和合同執行情況分析,加強指標對標管理。2013年,該公司年累入廠、入爐兩個標單首次實現了區域同類型電廠中最低的成果。
從燃煤指標的最優化入手建立多點調運機制,提高煤質。該公司加大省外優質燃煤的調運力度,盡可能減少省內低熱值、低揮發分、高硫煤的采購量。針對山西國有大礦,加強協調力度,通過調整始發站點來選擇優質煤源,進而提高入廠燃煤的揮發分。綜合2013年、2011年數據對比得出,該公司省外煤(含進口)占全年總煤量的比例提升了30%,入廠灰分下降7個百分點,入廠硫分下降50%,入廠熱值上升了319千焦/千克。
從過程管控的細致化為著力點,嚴格控制入廠入爐熱值差。該公司進一步加強采購源頭管理、場內驗收管理、監控管理和煤場管理等系列流程,保持公司公平、公正、公開的企業形象,維護公司利益不受損。做到了采制化合格率100%。該公司上下齊心協力,控制、減少場內熱值損失,年累入廠入爐熱值差持續大幅下降,達到了區域先進水平。
從數據測算的精準化為切入點,嚴格控制入廠入爐單價差。該公司抓住影響入爐煤價的所有因素,對采購煤價則以不含稅標單作為測算依據,杜絕了對標時出現“入廠便宜入爐貴”的問題。以日利潤入廠入爐單價差預算為抓手,對熱值差、水分差、日均庫存進行詳細測算和時刻監控。2013年,該公司月均庫存同比降低13萬噸,年累燃料場損環比降低567萬元。2013年入廠入爐單價差環比下降23元/噸,達到3年來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