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開展投標及詢價31項,平均每月開展投標及詢價工作5項;累計中標18項,中標率達58%;簽訂合同額53.76億元,考核合同額完成年度指標的79%,超額度完成各項經營指標,經營管理能力穩步提升……
這一份成績單,屬于山東院發電設計研究院。作為國內火電設計能力最先進、總承包管理能力最成熟的企業之一,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式和突如其來的疫情,山東院這個秉承傳統優勢的團隊迎難而上,緊跟行業發展動態,創新市場開發模式,完善業務布局,在市場開發、技術引領、項目實施、轉型發展中取得驕人成績。
打贏市場開發這場戰役
“市場是沒有硝煙的戰斗。”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在山東院的發展脈絡中不斷沉淀,已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開發不等人,一次投標就是一場戰役。從年初到現在,30多項投標,十余次重大項目投標,每一次,都是20余個日夜的奮戰,一冊冊投標說明書,一份份專題優化報告,一張張圖紙,一頁頁投標文件,直至封了箱,市場開發人員又與投標文件同行在迎接開標的路上。雖然早已習以為常,這個庚子年,因為疫情影響,大家更是瞪大了眼、鉚足了勁。
“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山東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雷鳴總是拿習總書記在浙江考察講的話鼓勵大家:“面對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我們要發揮傳統優勢,雙對標、雙跑贏,提高‘反脆弱’能力,深入思考、提前反應、應對有方,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甚至要化危為機,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新的機遇。”
越是艱難越向前。1月13日,山東院中標聊城祥光2×660MW熱電聯產工程EPC合同,實現2020年開門紅,山東省內傳統火電市場開發迎來新的里程碑;4月26日,山東院與兗礦魯南化工有限公司簽署魯南化工30萬噸/年己內酰胺項目鍋爐裝置EPC工程合同,開啟與兗礦集團深度合作共贏新篇章,標志著山東院在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工程上又邁出堅實一步;同一天,華能古雷熱電廠一期(北廠區)EPC總承包中標公示結束,光環閃耀的湄洲灣總承包項目之后,該項目成為山東院進軍南網市場福建片區的又一重大突破。進入5月,山東院發電市場捷報頻傳,接連中標齊魯石化1-4#機組背壓替代項目、宏晟電熱2×350MW機組乏汽余熱回收供熱改造項目、華電濰坊發電有限公司加裝擴容煤場輸煤設備可研、國家電投貴州金元織金項目可研等多個項目,憑借高端電站服務過硬的技術實力,為未來高質量發展做好項目儲備。
實現傳統和新興業務能力新突破
基于對市場的理解,對形勢的研究判斷,在確保傳統火電業務市場份額的同時,發電設計研究院也在積極落實轉型升級,多觸角延伸業務方向:首次中標化工配套項目EPC總承包工程、中標首個煤化工項目,實現工業領域業務突破,為開拓化工領域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開展多項改造合同,同時積極延伸發電船、智慧牧場、文化電站、合同能源管理等業務,開展景觀及文化創意設計近20余項,初步建立具有“創意設計”特色的標準化體系;中標海外首個大型燃機業主工程師項目……業務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多元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要實現傳統和新興業務能力的新突破,取得轉型發展實質性的成效,仍然有一些核心要義需堅守。對于山東院發電業務來說,就是要以百倍氣力抓好技術創新,推進業務能力建設快速提升。
上半年,發電設計研究院依托項目開展,創新技術研發,取得多項技術突破:完成國內首個發電廠性能診斷平臺基本搭建,目前已進入全面測試階段;依托貴州織金項目實現國內首次超超臨界“W”火焰鍋爐應用;依托重燃等項目進行燃機電站后工業化研究,形成系統的燃機電站后工業化理論體系;依托魯西項目,熱法廢水零排放技術和大型鋼板倉灰庫結構設計實現新突破;依托靈壽等垃圾發電項目,開展生活垃圾焚燒廠房垃圾池設計研究,逐步提升垃圾發電行業影響力;依托盤南項目投標及多項工程前期設計,基本掌握超超臨界百萬機組循環流化床煤泥摻燒設計要點;依托聊城祥光二次再熱項目,全面掌握中速磨煤機摻燒蘭炭設計能力……
在北京昌平,綜合冷熱技術破解智慧能源發展關鍵一環;在山東煙臺,成熟的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高高吹揚犁浪前行的風帆;在福建古雷,“海天共賞”的文化電站正在一筆筆描繪海峽西岸發展藍圖;在內蒙古白音華,“草原和聲”理念下的工業建筑和藝術景觀將在夕陽的襯托下煥發光彩……逆勢飛揚很難,過硬的技術、優質的服務、一流的團隊,在贏得市場認可和客戶信任的路上,助力山東院用永不停歇的奮斗丈量新的里程。
這一份成績單,屬于山東院發電設計研究院。作為國內火電設計能力最先進、總承包管理能力最成熟的企業之一,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式和突如其來的疫情,山東院這個秉承傳統優勢的團隊迎難而上,緊跟行業發展動態,創新市場開發模式,完善業務布局,在市場開發、技術引領、項目實施、轉型發展中取得驕人成績。
打贏市場開發這場戰役
“市場是沒有硝煙的戰斗。”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在山東院的發展脈絡中不斷沉淀,已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開發不等人,一次投標就是一場戰役。從年初到現在,30多項投標,十余次重大項目投標,每一次,都是20余個日夜的奮戰,一冊冊投標說明書,一份份專題優化報告,一張張圖紙,一頁頁投標文件,直至封了箱,市場開發人員又與投標文件同行在迎接開標的路上。雖然早已習以為常,這個庚子年,因為疫情影響,大家更是瞪大了眼、鉚足了勁。
“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山東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雷鳴總是拿習總書記在浙江考察講的話鼓勵大家:“面對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我們要發揮傳統優勢,雙對標、雙跑贏,提高‘反脆弱’能力,深入思考、提前反應、應對有方,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甚至要化危為機,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新的機遇。”
越是艱難越向前。1月13日,山東院中標聊城祥光2×660MW熱電聯產工程EPC合同,實現2020年開門紅,山東省內傳統火電市場開發迎來新的里程碑;4月26日,山東院與兗礦魯南化工有限公司簽署魯南化工30萬噸/年己內酰胺項目鍋爐裝置EPC工程合同,開啟與兗礦集團深度合作共贏新篇章,標志著山東院在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工程上又邁出堅實一步;同一天,華能古雷熱電廠一期(北廠區)EPC總承包中標公示結束,光環閃耀的湄洲灣總承包項目之后,該項目成為山東院進軍南網市場福建片區的又一重大突破。進入5月,山東院發電市場捷報頻傳,接連中標齊魯石化1-4#機組背壓替代項目、宏晟電熱2×350MW機組乏汽余熱回收供熱改造項目、華電濰坊發電有限公司加裝擴容煤場輸煤設備可研、國家電投貴州金元織金項目可研等多個項目,憑借高端電站服務過硬的技術實力,為未來高質量發展做好項目儲備。
實現傳統和新興業務能力新突破
基于對市場的理解,對形勢的研究判斷,在確保傳統火電業務市場份額的同時,發電設計研究院也在積極落實轉型升級,多觸角延伸業務方向:首次中標化工配套項目EPC總承包工程、中標首個煤化工項目,實現工業領域業務突破,為開拓化工領域市場奠定堅實的基礎;開展多項改造合同,同時積極延伸發電船、智慧牧場、文化電站、合同能源管理等業務,開展景觀及文化創意設計近20余項,初步建立具有“創意設計”特色的標準化體系;中標海外首個大型燃機業主工程師項目……業務結構不斷優化調整,多元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要實現傳統和新興業務能力的新突破,取得轉型發展實質性的成效,仍然有一些核心要義需堅守。對于山東院發電業務來說,就是要以百倍氣力抓好技術創新,推進業務能力建設快速提升。
上半年,發電設計研究院依托項目開展,創新技術研發,取得多項技術突破:完成國內首個發電廠性能診斷平臺基本搭建,目前已進入全面測試階段;依托貴州織金項目實現國內首次超超臨界“W”火焰鍋爐應用;依托重燃等項目進行燃機電站后工業化研究,形成系統的燃機電站后工業化理論體系;依托魯西項目,熱法廢水零排放技術和大型鋼板倉灰庫結構設計實現新突破;依托靈壽等垃圾發電項目,開展生活垃圾焚燒廠房垃圾池設計研究,逐步提升垃圾發電行業影響力;依托盤南項目投標及多項工程前期設計,基本掌握超超臨界百萬機組循環流化床煤泥摻燒設計要點;依托聊城祥光二次再熱項目,全面掌握中速磨煤機摻燒蘭炭設計能力……
在北京昌平,綜合冷熱技術破解智慧能源發展關鍵一環;在山東煙臺,成熟的海上風電核心技術高高吹揚犁浪前行的風帆;在福建古雷,“海天共賞”的文化電站正在一筆筆描繪海峽西岸發展藍圖;在內蒙古白音華,“草原和聲”理念下的工業建筑和藝術景觀將在夕陽的襯托下煥發光彩……逆勢飛揚很難,過硬的技術、優質的服務、一流的團隊,在贏得市場認可和客戶信任的路上,助力山東院用永不停歇的奮斗丈量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