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信息
講座名稱:超超臨界機組如何應對減排CO2的挑戰
報告人:毛健雄教授
報告單位: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
講座時長:40:26
內容簡介: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毛健雄發表“超超臨界機組如何應對減排CO2的挑戰”演講。中國已于2007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 CO2排放國,以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導致巨大CO2排放,預測2100年時地球平均溫度會增加6oC。燃煤火電如何降低 CO2排放,這就要提高供電效率、煤粉爐與生物質混燒與碳捕集和埋存(CCS)。中國已經承諾在2030年左右要使全國的CO2排放達到峰值,這對于中國的能源工業,尤其是燃煤火電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在2030年以前采用CCS技術來大規模地降低燃煤火電廠的CO2排放不現實,現今唯一可行的措施是繼續堅持“上大壓小”政策,堅持技術創新,像外三電廠那樣,利用創新技術不斷大幅度地提高燃煤火電效率,降低煤耗。上海外三電廠經驗證明,對于效率已經非常高的超超臨界機組,蒸汽循環火電廠仍然具有進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煤耗的潛力,大幅度地降低CO2排放。
報告人:毛健雄教授
報告單位: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
講座時長:40:26
內容簡介:
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毛健雄發表“超超臨界機組如何應對減排CO2的挑戰”演講。中國已于2007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 CO2排放國,以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導致巨大CO2排放,預測2100年時地球平均溫度會增加6oC。燃煤火電如何降低 CO2排放,這就要提高供電效率、煤粉爐與生物質混燒與碳捕集和埋存(CCS)。中國已經承諾在2030年左右要使全國的CO2排放達到峰值,這對于中國的能源工業,尤其是燃煤火電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在2030年以前采用CCS技術來大規模地降低燃煤火電廠的CO2排放不現實,現今唯一可行的措施是繼續堅持“上大壓小”政策,堅持技術創新,像外三電廠那樣,利用創新技術不斷大幅度地提高燃煤火電效率,降低煤耗。上海外三電廠經驗證明,對于效率已經非常高的超超臨界機組,蒸汽循環火電廠仍然具有進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煤耗的潛力,大幅度地降低CO2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