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信息
講座名稱:中國煤電發展方向
報告人:毛健雄教授
報告單位:清華大學
講座時長:15:25
內容簡介:第十三屆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19年會
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毛健雄發表《中國煤電發展方向》演講。明確以煤為主的中國能源結構將長期無法改變,煤碳作為主要能源對中國的經濟 增長貢獻巨大,煤電是煤炭的最大消費者,也是最大的電力供應者。目前如何實 現“低碳發展”,也就是“減煤發展”,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是中國煤電 遇到的最大挑戰。當前形勢和條件下,控制數量,提高質量,實現高效、清潔和 低碳發展,“高溫亞臨界”技術的推廣,具有煤電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重大意 義。同時,指明中國煤電的低碳發展方向:(1)繼續關閉淘汰約 1 億千瓦的落后 低效機組;(2)進一步大幅度提高現有超臨界機組的效率,示范更先進的超超臨 界技術;(3)對約 3.5 億千瓦的亞臨界機組升級改造,使之達到超/超超臨界的 煤耗水平;(4)生物質與煤混燒直至燃煤電廠的生物質轉換。
報告人:毛健雄教授
報告單位:清華大學
講座時長:15:25
內容簡介:第十三屆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19年會
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毛健雄發表《中國煤電發展方向》演講。明確以煤為主的中國能源結構將長期無法改變,煤碳作為主要能源對中國的經濟 增長貢獻巨大,煤電是煤炭的最大消費者,也是最大的電力供應者。目前如何實 現“低碳發展”,也就是“減煤發展”,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是中國煤電 遇到的最大挑戰。當前形勢和條件下,控制數量,提高質量,實現高效、清潔和 低碳發展,“高溫亞臨界”技術的推廣,具有煤電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重大意 義。同時,指明中國煤電的低碳發展方向:(1)繼續關閉淘汰約 1 億千瓦的落后 低效機組;(2)進一步大幅度提高現有超臨界機組的效率,示范更先進的超超臨 界技術;(3)對約 3.5 億千瓦的亞臨界機組升級改造,使之達到超/超超臨界的 煤耗水平;(4)生物質與煤混燒直至燃煤電廠的生物質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