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山亭30萬千瓦風電項目、華電臺兒莊5萬千瓦風電項目、華能薛城5萬千瓦風電項目,華潤滕州7.76萬千瓦風電項目……報裝接電都是一次受理一證辦結,雖是四家經多見廣的中央企業,但親歷棗莊的“高速上電通道”,依然讓他們伸出了“大拇哥”。
同時點贊的,還有上百家光伏發電戶。無論是遠路而來的深圳能源集團的2萬千瓦光伏項目,還是棗莊本土的海川實業公司的4萬千瓦光伏項目,以及大大小小的百姓個體光伏發電戶們,或感謝于報裝接電手續簡潔,或感動于方案優化省投資,或驚喜于上網發電量結算及時,紛紛表達謝意。
截至7月底,棗莊累計迎來146家光伏發電項目153萬千瓦、4家風電企業47.46萬千瓦、3家生物質發電企業11萬千瓦、2家污泥發電企業6.5萬千瓦,1家天然氣發電企業1萬千瓦,或并網或在建,總容量達218.96萬千瓦,首次超過棗莊統調電廠裝機的180萬千瓦,在素以煤炭發電獨大的棗莊掀起了新能源“唱主角”的可喜態勢。
“服務新能源貴在走心,換位思考,切實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國網棗莊供電公司總經理張愛祥介紹說,棗莊因煤而興,歷經上百年大規模集中開采后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這給長期以煤礦、水泥用電負荷為龍頭的棗莊電網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他們不等不靠,化壓力為動力,變轉型為契機,第一時間瞄準新能源領域,在全省首家創新“項目隊列制”,推行“管理有效期”,制作“服務明白紙”,實行“一證受理”、居民客戶免填單等綠色通道服務。他們還取消普通客戶設計審查和中間檢查,10千伏及以下項目直接開放,報裝容量500千伏安以下的10千伏業擴項目供電方案現場直接答復,僅高壓業擴報裝辦電時間就同比提速4.6天。對于分布式光伏前期資金投入較大、國家大力支持這一特點,棗莊供電公司還專門研究推出“當月優先結算、發票優先傳遞、次月優先補貼”等“三優先”政策,鋪起了一條直通新能源企業的綠色高速大道。其中,“項目隊列制”、“管理有效期”等做法獲得了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山東省電力公司和棗莊市發改委及廣大電源用戶的肯定,在全省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