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家一直在發展新能源,不過當前火電占比依然超過70%,火電中煤電接近99%。今日智庫注意到,由于煤價超高,今年煤電企業已經100%虧損,在國家發改委開始調查煤價上漲后,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出硬招限煤價。
據今日智庫了解,今年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464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1個百分點。而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33537億千瓦時,占到總發電量的72.2%。這其中,近99%是煤電企業。
占比如此之大,直接關系到全社會能源供給安全,而目前的麻煩是,高煤價已經使得100%的煤電企業虧損。近日,大唐國際、北京國電電力、京能電力、華能集團華北分公司等11家燃煤發電企業聯名給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發去了一封名為《關于重新簽約北京地區電力直接交易2021年10-12月年度長協合同的請示》的文件。文件稱,今年以來,隨著全國燃煤價格大幅上漲,并持續高位運行,京津唐電網燃煤電廠成本已超過盈虧平衡點(僅考慮燃料成本情況),與基準電價嚴重倒掛,燃煤電廠虧損面達到100%,煤炭庫存普遍偏低,煤量煤質無法保障,發電能力受阻,嚴重影響電力交易的正常開展和電力穩定供應,企業經營狀況極度困難,部分企業已出現了資金鏈斷裂。
國家發改委一直要求限價保供,并已經對煤炭漲價行為進行調查。近日,產煤大省陜西發布了《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規范煤炭企業價格行為的政策提醒函》,而主產地中的主產地榆林市開始了“抑制煤炭價格百日行動”,要求對照提醒函八個方面內容,進一步規范煤炭市場價格行為,嚴厲打擊煤炭企業銷售價格過快或過高上漲、串通漲價或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確保群眾利益不受損害。
今日智庫認為,各級政府已經開始了對高煤價的新一輪精準打擊,由于供給跟不上需求增長,不一定能夠使煤價大幅下跌,但多少會起到作用,而根本辦法還是增產增產持續增產,盡快使全國原煤日產量達到1200萬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