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電煤價格持續高漲,電力保供形勢嚴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新的一年,電力行業面臨的任務非常艱巨,形勢十分復雜,機遇與挑戰并存。”在3月24日于北京召開的“2022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中電聯常務副理事長楊昆指出。
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了深入分析,對電力行業改革、確保能源供應等做出了系統部署。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也對能源電力提出了新要求,指出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楊昆表示,這一系列要求,為電力行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楊昆指出,2022年,從宏觀經濟環境看,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多重壓力,局部疫情時有發生,但是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從能源電力形勢看,世界地緣政治緊張導致能源價格持續增長,不斷推高我國大宗商品及終端用能價格的上漲。隨著國家降碳目標推進,新能源快速發展,能源轉型不斷深化,電力系統運行成本持續增加,電力供需平衡難度加大。”楊昆說。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力安全保供壓力持續增加。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用電量年均增長超過5%,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9.5萬億千瓦時。面臨“雙高”“雙峰”等問題的挑戰,保障電力可靠供應,任務十分艱巨。
楊昆指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煤電價值需要正確被認識。“煤電一直是電力工業運行的堅實基礎,也是由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決定的。我們必須進一步系統評估煤電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能源供給中的地位和作用,從保障能源安全、國民經濟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煤電兜底保供、系統調節、應急備用等多維價值,先立后破,循序漸進,確保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有序替代。”
楊昆認為,新能源快速發展對傳統電力系統穩定帶來嚴峻考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目前,我國電力市場仍存在市場體系不完整、綠色電力消納機制不健全、運營規則不統一、市場電價機制不完善、跨省跨區交易市場不通暢、市場主體風險防控意識不足等問題,影響到了市場決定性作用的發揮和電力資源的深度優化配置,與黨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電力市場體系’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全行業準確把握電力市場發展規律,深入完善電力市場運行機制,加快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實提供有力的市場保障。”
對此,楊昆建議,穩步推進煤電由主體電源向調節型電源轉變,大力推動電源結構清潔綠色轉型,積極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持續提升全社會電氣化水平。
“要規范統一電力市場基本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破除電力交易的地域界限,推動實現各級電力市場統一規范運營和有效銜接。進一步明確綠色電力市場、綠證市場和碳市場的功能定位,理順三者之間的關系,構建目標一致、互相協同的綠色交易體系。健全新能源參與市場的機制。建立與新能源特性相適應的中長期電力交易機制,鼓勵新能源參與現貨市場,完善交易規則和考核機制,保障新能源企業的經營收益。進一步完善價格傳導機制。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市場化原則,建立公平合理的輔助服務市場。”楊昆說。
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了深入分析,對電力行業改革、確保能源供應等做出了系統部署。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也對能源電力提出了新要求,指出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楊昆表示,這一系列要求,為電力行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楊昆指出,2022年,從宏觀經濟環境看,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多重壓力,局部疫情時有發生,但是我國經濟發展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從能源電力形勢看,世界地緣政治緊張導致能源價格持續增長,不斷推高我國大宗商品及終端用能價格的上漲。隨著國家降碳目標推進,新能源快速發展,能源轉型不斷深化,電力系統運行成本持續增加,電力供需平衡難度加大。”楊昆說。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力安全保供壓力持續增加。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用電量年均增長超過5%,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9.5萬億千瓦時。面臨“雙高”“雙峰”等問題的挑戰,保障電力可靠供應,任務十分艱巨。
楊昆指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煤電價值需要正確被認識。“煤電一直是電力工業運行的堅實基礎,也是由我國‘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決定的。我們必須進一步系統評估煤電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能源供給中的地位和作用,從保障能源安全、國民經濟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煤電兜底保供、系統調節、應急備用等多維價值,先立后破,循序漸進,確保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有序替代。”
楊昆認為,新能源快速發展對傳統電力系統穩定帶來嚴峻考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需要進一步發揮。“目前,我國電力市場仍存在市場體系不完整、綠色電力消納機制不健全、運營規則不統一、市場電價機制不完善、跨省跨區交易市場不通暢、市場主體風險防控意識不足等問題,影響到了市場決定性作用的發揮和電力資源的深度優化配置,與黨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電力市場體系’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全行業準確把握電力市場發展規律,深入完善電力市場運行機制,加快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實提供有力的市場保障。”
對此,楊昆建議,穩步推進煤電由主體電源向調節型電源轉變,大力推動電源結構清潔綠色轉型,積極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持續提升全社會電氣化水平。
“要規范統一電力市場基本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破除電力交易的地域界限,推動實現各級電力市場統一規范運營和有效銜接。進一步明確綠色電力市場、綠證市場和碳市場的功能定位,理順三者之間的關系,構建目標一致、互相協同的綠色交易體系。健全新能源參與市場的機制。建立與新能源特性相適應的中長期電力交易機制,鼓勵新能源參與現貨市場,完善交易規則和考核機制,保障新能源企業的經營收益。進一步完善價格傳導機制。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市場化原則,建立公平合理的輔助服務市場。”楊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