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米高的雙曲線冷卻塔、210米高的煙囪——河北華電石家莊熱電有限公司這兩個標志性建筑,將很快成為歷史。
日前,筆者在石家莊熱電公司看到,兩臺9F級燃氣熱電聯產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今年11月15日投產后,這兩臺機組將以天然氣為燃料,實現清潔供暖。
“這是機力通風冷卻塔,高22米,占地面積比雙曲線冷卻塔小一半,建好后還要加裝吸音板、擋音墻,站在外面幾乎聽不到聲音。”指著一座正在施工的建筑,該公司環保專工潘建文介紹。
從工地一側的效果圖可以看到,新項目按民建風格設計,電力設施、工業廠房外觀看起來如同一座座民用建筑。
“不僅外觀融入周邊城市環境,由于采用天然氣為燃料,發電設備上又加裝了高效脫硝裝置,鍋爐煙氣出口的氮氧化物濃度將小于30毫克/立方米,沒有粉塵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幾乎為零。”潘建文說。
為適應新的火電排放標準和重點地區特別排放限值及超低排放標準,該公司近幾年來投資近10億元實施了環保技改、鍋爐節能改造和揚塵污染防治工程。
2016年10月10日,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又批準了該公司燃氣熱電聯產項目,項目總投資近27億元。
“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我們必須加快實現能源結構轉型。”潘建文解釋。
1954年建廠的石家莊熱電公司,目前年發電量27億千瓦時,工業負荷150噸/小時,每年冬天為石家莊市區3300萬平方米的居民建筑提供集中供暖。
為適應環保要求,該公司多次進行技術改造。但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企業處于城市核心區的210米高的煙囪愈加扎眼。
為大幅降低區域燃煤污染,石家莊市提出,中心城區力爭今年底前實現燃煤歸零。
“即使不提出燃煤歸零,我們也必須進行燃氣改造。”潘建文說。
據了解,石家莊熱電公司每年消耗的180萬噸燃煤中,40%靠火車直接運至廠區,60%則需要汽車運輸。但是,石家莊市區只在每天的零時至6時允許運煤車進入,如出現重污染天氣時,運煤車輛進入市區的時限還會縮短。“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燃煤供應,而且公司的煤灰也運不出去。2016年底,石家莊市決戰45天治霧霾,全市所有鈣鎂行業全部停產,我們在周邊買不到脫硫的原料石灰石。”潘建文說,建設燃氣機組勢在必行。
按照計劃,建設中的2臺燃氣熱電聯產機組將于今年11月15日投產。屆時,將有1200萬平方米的居民建筑實現清潔供暖。
循環經濟是該燃氣熱電聯產機組的鮮明特色。天然氣通過管道輸送進燃氣發電機組燃燒發電,燃燒后產生的600℃高溫煙氣進入余熱鍋爐,加熱鍋爐中的水形成蒸汽,水蒸氣進入汽輪機進行發電,余熱用來供熱。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高品位能源用于發電,低品位能源用于供熱,梯級利用使能源利用率最高可達88%。
該項目投產后,將成為我省首批燃氣熱電聯產機組之一。
同時,石家莊熱電公司的3臺220噸高溫高壓燃煤鍋爐,將從6月份進行燃氣改造,計劃今年12月中旬投入運行。“明年3月15日采暖期結束后,公司將徹底告別燃煤歷史,目前運行的八期兩臺機組將作為備用機組。到那時,85米高的雙曲線冷卻塔、210米高的煙囪將徹底停用。”潘建文說。
隨著該項目建設的快速推進,一座綠色電廠正在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