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科技網3月28日在宜興舉辦“發電廠先進節水與廢水零排放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擔任會議主席。交流推廣應用最先進取水、用水、排水和廢污水零排放技術,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

中國電力科技網魏毓璞主任致開幕辭:
尊敬的王浩院士、各位專家、與會嘉賓,早上好!歡迎來到陶都宜興,“茶的綠洲,陶的古都,竹的海洋,洞的世界”。中國電力科技網與您共聚發電廠先進節水與廢水零排放論壇。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加快水污染防治”重大政治決定。水資源的嚴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我國眾多地區,水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電力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燃煤發電廠是用水大戶,其耗水量接近工業耗水量的一半。隨著水資源的匱乏和環境保護的日趨嚴格,電廠的用排水指標已成為考核電廠運行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之一。電廠供、排水設計結合工程具體條件,并滿足環保要求,在保證電廠安全運行的前提下,采用先進節水與廢水零排放技術,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更大經濟效益,是我國發展電力工業的必然選擇和發展趨勢。為交流推廣應用最先進取水、用水、排水和廢污水零排放技術,樹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使發電廠耗水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中國電力科技網決定今日在宜興市舉辦發電廠先進節水與廢水零排放論壇,希望大家發表論點,提出問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我國電力事業發展做出貢獻!在此,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在用水、節水、排水工程方面再績!

魏毓璞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擔任會議主席并發表“中國工業節水背景與要求”演講。

王浩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龍輝發表“燃煤電廠節水技術發展與技術創新”演講:總結燃煤電廠節水技術的發展。探討在深入節水技術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燃煤電廠煙氣冷凝水回收技術研究。提出了凝變除濕復合煙氣深度凈化技術,消除“濕煙羽”現象及視覺污染,實現低溫高濕煙氣環境中H2O、SO3、可溶性鹽及PM2.5等的深度協同脫除,能耗比傳統的加熱法要低的多,是“濕煙羽”治理技術的較佳技術路線。我國的燃煤電廠節水技術發展經歷了從模仿到創新發展的過程。特別是走過了濕法煙氣脫硫裝置設置傳統的煙氣加熱器,燃煤電廠煙氣冷凝水回收技術研究與技術發展,燃煤電廠“濕煙羽”治理技術及北方空冷機組深度節水創新三階段發展歷程。總結該過程技術的發展對我們確定未來節水技術發展路線至關重要。

龍輝
浙江浙能長興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偉中發表“脫硫廢水煙氣蒸干技術在浙能長興電廠的應用”演講:從常規廢水、再生廢水、其它廢水、末端廢水簡述全廠廢水概況。詳細介紹脫硫廢水煙氣干化技術開發應用、脫硫廢水煙氣干化系統運行維護。本項目實施,提供了低成本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途徑。今年內在其他機組安裝推廣,實現浙能長興電廠全廠高鹽末端廢水零排放。項目成果已許可天地環保公司在浙能集團內、外部應用實施。今年內將在浙能蘭溪電廠、臺二電廠、阿克蘇電廠、六橫電廠等應用推廣。

袁偉中
華能集團環保專家/華能陜西公司高級工程師吳宇發表“燃煤電廠節水零排放技術及案例分析”演講:介紹了通過預處理-膜濃縮技術可將脫硫廢水含鹽量濃縮至15%以上,且無需采用昂貴的正滲透技術、各電廠之間脫硫廢水水質差異大,同一廠的水質波動也很大,必需通過工藝試驗才能確定可靠的系統設計運行參數、研究開發的脫硫廢水煙氣蒸發器設計計算方法得到了試驗結果驗證,可以作為工業設備設計依據。開發的煙氣蒸發器蒸發脫硫廢水,實現了不貼壁、不結垢。脫硫廢水蒸發后的固體鹽與飛灰混合,部分收集在底部灰斗中,剩余部分可被電除塵捕集。考慮脫硫廢水帶入的氯元素影響,工業應用后飛灰中氯元素總量滿足水泥行業對粉煤灰質量要求,不會影響粉煤灰綜合利用。
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朱法華發表“火電廠廢水污染防治現狀及對策建議”演講:從用水分類、用水總量、耗水總量、排水分類等幾方面闡述火電廠用水與排水。分四大類介紹廢水分類、廢水特性、處理方法。分析了廢水回用的經驗和超低排放對廢水的影響,并給出對策建議:脫硫廢水排放前一定要采用化學沉淀法處理;制定中國的脫硫廢水排放標準;細化脫硫廢水處理技術路線及其適用性;研究脫硫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特性;研究不同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產生的結晶鹽特性;研究出臺脫硫廢水零排放的鼓勵政策。

吳宇 朱法華
院士專家對話環節,王浩、袁偉中、龍輝、朱法華、劉春紅、吳宇、靖長財、葉勇健等8位專家上臺交流,同與會嘉賓分享了節水與排放方面的經驗技術。

院士、專家對話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管理部經理/高級工程師周明莉發表“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路線調研情況及選擇建議”演講:根據工藝特征,劃分為兩類工藝路線:熱法---“立式降膜強制循環蒸發濃縮+旁路煙道蒸發”、膜法---“預處理+濃縮減量+分鹽+蒸發結晶”“納濾分鹽濃縮+MVR”工藝:母液量很小,廢水總體回收率>90%,脫硫廢水再利用程度高。王曲電廠、長興電廠的正滲透工藝:投資運行成本較高;工業應用較少,技術成熟性和運行穩定性有待考察從成本角度看:大港電廠“脫硫廢水自結晶閃蒸+煙氣余熱利用”、萬方電廠及東北郊電廠“煙道旁路蒸發”,投資運行成本最低;二次生成物進入灰渣系統,無法實現資源化利用。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鄭煜銘發表“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演講:總結脫硫廢水具有組分復雜含量高、重金屬的危害大、水質水量波動大的特征。傳統工藝難以滿足排放要求,無法有效去除Cl-,高鹽廢水排放對水體自凈能力也有破壞。通過工藝路線、關鍵技術、裝備開發三項內容,分析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思路與出路,介紹了電滲析濃縮脫硫廢水、膜蒸餾濃縮脫硫廢水、旁路煙道蒸發固化等工藝。

周明莉 鄭煜銘
浙江浙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春紅發表“火電廠深度節水和廢水零排放”演講:認為應從全系統設計出發,廢水按照鹽分分類收集,實現深度節水。優化脫硫系統運行(三“降”,一“升”),減少脫硫廢水量。從末端高含鹽廢水直接通過熱煙氣進行過干燥固化。
華能國際長興電廠化學專工邵國華發表“MBC廢水減量回收節水技術在燃煤電廠的應用”演講:詳細介紹了MBC廢水減量回收技術原理、應用、及技術效益,邵工認為脫硫廢水成為最未端的廢水,主要來自脫硫系統,高濃度懸浮物、高氯根、高含鹽、高濃度的重金屬廢水,如將這些物質排入自然水系,勢必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脫硫廢水常規處理:濁度、重金屬和少量的硬度得到去除,但含鹽量沒有明顯降低。燃煤電廠脫硫處理后的廢水如要實現真正的零排放,就需對這種未端廢水進行深度處理。

劉春紅 邵國華
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建國發表“燃煤電廠煙氣脫水技術與煙氣脫氯-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演講:分析了脫硫出口煙氣中水分存在狀態,指出脫硫后煙氣含水率與燃用的煤種/煤質無關,與煙氣量和溫度有關。闡述煙氣脫氯-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的基本思路與意義:煙氣脫氯進行脫硫廢水大幅度減量,減量后的脫硫廢水作為堿基溶劑,實現脫硫廢水零流量排放(201610647049.5),系統簡單、成本低、安全性好、適應性強、無二次污染。總結了煙氣中試脫水效率、冷凝換熱系數、冷凝微細霧滴的分離技術。
華東電力設計院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葉勇健發表“燃機電廠廢水零排放解決方案”演講:闡述燃機發電廠廢水處理的現狀、廢水種類和性質,按照廢水的來源與特性,可分為經常性廢水與非經常性廢水。通過燃機廢水的處理手段、冷卻塔排污水的治理、燃機循環水排污水的零排放思路、循環水排污水的零排放路線和廢水零排放車間布置,分析零排放系統主要工藝路線。燃機電廠通過設計與鍋爐補給水系統相結合的零排放系統,可減少原水的消耗量并且可減少冷卻塔排污水對外排放。介紹了燃機電廠零排放系統主要工藝路線、冷卻塔排污水的治理、循環水排污水的零排放思路。

楊建國 葉勇健
中華環保聯合會能源環境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專家組組長/教授王雅珍發表“工業冷卻循環水節能技術及廢水零排放技術”演講:總結了我國各地水資源現狀,在工業冷卻循環水領域和電站鍋爐清洗領域應盡量優先選用無腐蝕的和無污染的物理清洗方法。盡量不用酸洗。對電站鍋爐應盡量避免采用EDTA絡合清洗,防止大量致癌物滲入地下。建議用YZ—101防腐阻垢劑代替EDTA清洗鍋爐。
清華大學煤清潔燃燒國家工程中心總工程師/教授卓建坤發表“多場團聚技術在煙氣水回收中的應用”演講:介紹了如何實現低溫高濕煙氣環境中PM2.5及SO3、可溶性鹽等前體物的高效協同脫除、確立了單位溫降的最佳比核化面積值5.5~6.5s/m、最佳降溫4-5K等核心參數。工程上實現了凝變除濕量高達4-4.3 g/(m3·K)、煙氣降溫5.3 K。如何實現PM2.5脫除率≥79.27% (凝變濕電負荷)、50.3(凝變除霧符合)、SO3脫除率≥76%、可溶性鹽脫除率≥70%,外三的減少水汽排放 (損失) 75g/kwh,顯著改善了白色煙羽問題。

王雅珍 卓建坤
北京國華電力研究院設計技術室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靖長財發表“大容量濕冷機組循環水深度節水技術研究及應用”演講:火力發電廠濕冷機組循環水實現精確補排控制深度節水技術可行,具有推廣價值。實施循環水精確補排技術對穩定冷卻塔水位和循環水濃縮倍率具有較好的作用。循環水精確補排技術的應用投入產出效益明顯。新建機組在設計過程中應提高循環水系統自動控制水平,將主要參數納入DCS自動控制,為循環水系統智能智慧運行提供支撐。

靖長財
大唐陽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兼設備部主任/高級工程師劉林虎發表“智慧水務技術在火電廠的應用”演講:從“感、控、享”三個方面介紹了智慧水務技術在火力發電廠的應用,詳細闡述了優化水系統全過程監測網絡,實現監測設備科學布局,并對水網進行實時反饋,確定能足夠反映出系統的運行狀態的監測參數,對全廠各用水單元、系統進行實時數據監測、分析、預測及診斷,對水系統故障進行定位分析,為水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充分保障。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化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助理/高級工程師晉銀佳發表“火電廠高鹽末端廢水煙氣蒸發零排放技術”演講:分享了前言技術:RESALT與納濾和ED搭配可以將廢水的含鹽量濃縮至11%以上,回收率達到60%-80%。經過高倍濃縮和硫酸鈣重組之后,將形成硫酸鈉濃鹽水和氯化鈣、氯化鎂濃鹽水。硫酸鈉濃鹽水經過納濾系統濃縮后的濃水輸送至脫硫系統,納濾系統產生的淡水含鹽量較低,可以直接回用;氯化鈣濃鹽水經過ED系統濃縮后進入煙氣蒸發系統進行蒸發脫鹽處理。并分享了經驗:高鹽末端廢水“零排放”工藝的選擇要綜合考慮水質水量及煙氣、煙道條件、流場情況、場地情況,深入論證,科學設計,嚴謹施工,合理運維。工藝技術的發展方向力求做到“三無”和“四化”。無污泥,無藥劑添加,無二次污染;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運行低成本化。

劉林虎 晉銀佳
江蘇華美熱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孟慶杭發表“火電廠水務技術管理”演講:從原水凈化預處理、提高循環水水資源利用率、冷卻塔清下水再利用、軸承用水及取樣冷卻水等采用閉式循環冷卻系統、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原水預處理系統的排泥水再利用、實施排水“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工程等幾方面闡述水務技術管理措施。介紹了軸承用水及取樣冷卻水等采用閉式循環冷卻系統、冷卻塔清下水再利用、原水凈化預處理。孟慶杭認為提高循環水水資源利用率,根據不同季節確定合適的濃縮倍率,冷卻塔的補水系統采用自動調節方式,進行監控、監測,減少補給水的浪費;合理控制循環水溫減少循環冷卻水量;在冷卻塔中安裝除水器,減少冷卻塔風吹損失水量。
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唐電力設計研究院技術研發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劉海洋發表“新型高效脫硫廢水達標及零排放處理新技術”演講:認為零排放處理運行成本至少要在幾十元每噸,但是不能簡單的從工藝路線上比高低,關鍵看水質,運行成本主要由藥劑成本和能耗成本構成。膜濃縮處理+蒸發結晶工藝在能耗上有優勢,而煙道蒸發工藝在藥劑上有優勢,需綜合平衡確定。軟化成本低,與傳統石灰+純堿軟化法相比,藥劑成本可降低近50%。總結出結晶鹽可滿足工業鹽二級標準。納濾濃水可回用至軟化工藝,既解決了濃水的處置問題,也節約了軟化藥劑使用量。SAP-NF可以實現完美結合。經過SAP-NF處理后的廢水經真空多效膜蒸餾處理,濃水含鹽量可達到17%以上,產水電導率穩定在25μS/cm左右。

孟慶杭 劉海洋
神華國華(北京)電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華東項目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靖長財發表“基于海勒冷卻方式的空冷機組節水型尖峰技術介紹”演講:分析了現有直接空冷機組尖峰冷卻方式特點、機組節能水經濟性基于海勒Heller冷卻方式蓄冷式降背壓關鍵技術。詳細描述了直接和間冷結合方式,利用晝夜溫差大的自然氣候特點,進行蓄冷式降背壓,使當地的自然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使用后使機組在夏季高溫時段時,背壓進一步降低,且此技術方案不增加水耗。汽輪機抽汽260t/h情況下,不摻噴時:夏季、春秋、冬季投入時,年平均降低背壓平均4.7g/kWh。摻噴時(1:2和1;1):年平均蓄冷煤耗降為0.28g/kWh和0.32g/kWh,不僅保證了機組安全經濟運行,還提高了火電機組調峰的靈活性。
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清潔煤部主任助理/高級工程師郭濤發表“特種膜(CS-RO)的開發及在脫硫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演講:分別介紹濃縮+蒸發結晶、濃縮+煙道閃蒸、濃縮+旁路閃蒸、濃縮+組合旁路閃蒸這幾種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工藝的優點和缺點。著重介紹特種膜研發及工藝特點和在脫硫廢水零排放領域技術特點及優勢。
GE通用電氣公司環保部門亞洲區環保總監陳韓斌發表“GE環保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演講:介紹了NID技術的主要優點,各種方。

郭濤 陳韓斌

代表提問,專家答疑
中國電力科技網對本次會議進行全程實況錄像,贈送各發電集團、電網公司主管部門和相關電廠、科研單位;還將本次會議專家演講PPT上傳至中國電力科技網相關欄目和電力月刊,供廣大電力供熱科技工作者免費下載和在線瀏覽。將先進技術和經驗保存、共享、傳播,為我國電力發展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