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火力發電企業,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煤渣滿地、灰塵飛揚,或者是整日讓人煩躁不安的噪音……然而,在位于裕安經濟開發區的華電六安電廠,風清氣爽、煙塵不起,如果不是聳立的火力發電設備,很難相信這是一家火力發電廠。

那么,華電六安電廠的“綠色密碼”是什么?
作為華電安徽區域的最大電廠,六安電廠現有裝機規模達159萬千瓦。該電廠負責人介紹說,六安電廠自建設之初,就注入了低碳、環保、節能等諸多的綠色發展“基因”。
位于電廠的煙風道尾部的脫硫吸收塔,在原設計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層噴淋層,生產技術部負責人說,增加一層噴淋層,其目的是通過對脫硫系統進行增容,實現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不要小看了這增加的一層,這能很大的提高脫硫效率。”他介紹說,通過脫硫提效增容這一優化,脫硫效率在原來95%的基礎上提高到了99.125%以上,吸收塔出口二氧化硫排放濃度也由gb13223允許排放的200mg/nm3減少到35mg/nm3以內,提前達到了國家2020年執行的二氧化硫“超低排放”水平。
該電廠負責人還說,對于以煤炭為燃料的火力發電企業來說,做好脫硫、脫硝和除塵治理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環節。為此,該電廠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同步建設了先進的脫硫、脫硝、除塵裝置。目前,在脫硫、脫硝、除塵方面采用的技術是國內領先水平,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排放指標得到有效控制。“就拿電除塵效率來說,我們達到了99.99%,換句話說,排出的煙塵的含塵量甚至比正常空氣含塵量還低。”
“我們電廠的工業廢水處理也實現了100%回收處理利用。”該企業生產負責人說,現在,電廠生產中產生的工業廢水,經處理后全部補充至冷卻塔;生活污水處理后全部用于綠化灌溉;循環水排污水則回用于脫硫系統、干灰渣加濕系統、煤場噴灑系統等。此外,在粉煤灰及石膏等廢棄物全部銷售,實現100%綜合利用。這些廢棄物變“廢”為“寶”,在公路建設、裝修裝潢等領域“再顯身手”。
噪音問題是許多工業企業面臨的“老大難”問題。那么,六安電廠為何會成為“寧靜工廠”?“這是因為我們從前期設計,到后期降噪上下了很大工夫。”一方面,該電廠在建設前期優先選擇同類設備中噪聲較低的設備;另一方面,從治理聲源著手,對噪聲水平較強的聲源采取基礎阻尼減震處理、設置隔聲罩、加裝消音器等方式消減其噪音。“不僅如此,我們還利用植物的降噪作用,在廠界廣植密種,低矮草皮與灌木形成立體綠化帶,從總體上消減噪聲對外界的影響。”該公司生產負責領導介紹說。
技術革新是六安電廠“綠色密碼”中最鮮明的特色之一。筆者了解到,近年來,該廠通過積極挖潛革新,對現有系統和設備進行升級和優化,不斷打造“清潔工廠”升級版。例如,通過對磨煤機系統改造,實現制粉系統廠用電率降低0.1%,出力增加20%;對輸煤系統加裝干霧抑塵裝置,使制粉系統粉塵排放濃度降低達到每立方米7毫克;在送風機出口加裝暖風器,提高脫硝系統投入率,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達到超凈排放標準。
“我們的二期項目是去年投產的,是國家新《環境保護法》出臺實施后,全國第一個高標準通過竣工驗收的火力發電項目。”在該電廠負責人看來,該廠在節能減排、綠色發展上付出的努力是高標準、按要求半年內通過竣工驗收的直接原因。一組數據足以證明:今年以來,該廠脫硫、除塵投運率100%、脫硝投運率99%,累計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小于5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小于35毫克/立方米、煙塵排放濃度小于18毫克/立方米……各項指標接近國家環保超凈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