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西北分部碳跡智能分析決策平臺(簡稱“碳跡平臺”)首次引入火電廠碳排放實時信息,實現了區域碳排放信息分鐘、小時、日、月、年的全時間維度監測分析,標志著西北電網邁入了精確觀碳、精準減碳的新階段!
西北碳跡平臺于2021年8月正式上線,是分部建設的區域碳排放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分層分區感知、智能分析評估、趨勢預測預警等功能為電力傳輸各環節碳排放監測控制、低碳調度、規劃建設等業務提供輔助決策。為實現碳管理上的精準施策,分部調控中心大膽創新,攻堅克難,積極推動火電企業碳排放實時監測信息接入工作,進一步提升觀碳的精準度。一是廣泛調研,以視頻會議、實地調研、現場討論等多種方式與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專家、大唐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北京科東公司等技術單位開展多輪次研討,明確實時碳排放數據應接入的種類、范圍及顆粒度。二是制定規則,組織五省區調專業管理人員,邀請高校、發電企業代表,共同開展發電側碳數據管理、主站接入等規則的編制工作,正式印發《國家電網西北電力調控分中心關于加強火電企業碳排放信息管理的通知》。三是試點推進,選取甘肅崇信電廠作為首家試點單位,積極宣貫,提升企業對本專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助力企業培育碳數據管理的專業人才,推動廠站完成機組煙氣排放監測裝置升級。四是部署調試,建立自動化專責、運維人員、廠站員工三端遠程協調部署的工作方式,高質高效地完成了廠側裝置升級部署、網測數據聯調等工作,實現了西北電網首家直調火電廠碳排放信息的實時感知。同時,通過崇信電廠的標桿示范作用,西北直調清水川電廠、恒聯電廠也積極報名參與試點,有望在2月底前實現廠側碳排放實時信息的全面接入。
截至目前,碳跡平臺共計接入機組二氧化碳排放率、二氧化碳濃度、煙氣壓力等14項實時數據,接入外購電力、廠用電率、碳氧化率等19項月度碳排放統計數據,數據質量均滿足國標要求。平臺發電側碳排放數據接入范圍得到進一步提升,碳排放全景監視、指標體系的分析維度得以進一步拓寬,為后續平臺各功能實用化落地夯實了基礎。
下一步,西北分部將再接再厲,總結試點成功經驗,加大宣貫宣傳力度,推動擴大試點范圍,持續提升碳跡平臺監測、分析能力,為西北區域減碳精準導航,為西北新型電力系統先行示范區建設貢獻調度力量。
西北碳跡平臺于2021年8月正式上線,是分部建設的區域碳排放綜合管理平臺,通過分層分區感知、智能分析評估、趨勢預測預警等功能為電力傳輸各環節碳排放監測控制、低碳調度、規劃建設等業務提供輔助決策。為實現碳管理上的精準施策,分部調控中心大膽創新,攻堅克難,積極推動火電企業碳排放實時監測信息接入工作,進一步提升觀碳的精準度。一是廣泛調研,以視頻會議、實地調研、現場討論等多種方式與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專家、大唐西北電力試驗研究院、北京科東公司等技術單位開展多輪次研討,明確實時碳排放數據應接入的種類、范圍及顆粒度。二是制定規則,組織五省區調專業管理人員,邀請高校、發電企業代表,共同開展發電側碳數據管理、主站接入等規則的編制工作,正式印發《國家電網西北電力調控分中心關于加強火電企業碳排放信息管理的通知》。三是試點推進,選取甘肅崇信電廠作為首家試點單位,積極宣貫,提升企業對本專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助力企業培育碳數據管理的專業人才,推動廠站完成機組煙氣排放監測裝置升級。四是部署調試,建立自動化專責、運維人員、廠站員工三端遠程協調部署的工作方式,高質高效地完成了廠側裝置升級部署、網測數據聯調等工作,實現了西北電網首家直調火電廠碳排放信息的實時感知。同時,通過崇信電廠的標桿示范作用,西北直調清水川電廠、恒聯電廠也積極報名參與試點,有望在2月底前實現廠側碳排放實時信息的全面接入。
截至目前,碳跡平臺共計接入機組二氧化碳排放率、二氧化碳濃度、煙氣壓力等14項實時數據,接入外購電力、廠用電率、碳氧化率等19項月度碳排放統計數據,數據質量均滿足國標要求。平臺發電側碳排放數據接入范圍得到進一步提升,碳排放全景監視、指標體系的分析維度得以進一步拓寬,為后續平臺各功能實用化落地夯實了基礎。
下一步,西北分部將再接再厲,總結試點成功經驗,加大宣貫宣傳力度,推動擴大試點范圍,持續提升碳跡平臺監測、分析能力,為西北區域減碳精準導航,為西北新型電力系統先行示范區建設貢獻調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