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氣象臺連續多日發布高溫橙色預警,全國多地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江浙滬等南方地區更是打破往年同期最高氣溫紀錄,溫度飆升至40℃以上。高溫的持續,疊加經濟復蘇提速,電網用電負荷再創歷史新高,下游電廠已經開啟去庫進程,拉運需求將加快釋放,煤價上漲的勢能亦將快速積蓄……
眼下正值迎峰度夏用煤旺季,全國大范圍高溫天氣的襲來,疊加經濟復蘇帶來的用電需求,不僅考驗著各地電網運行負荷的水平,更檢驗著國內煤炭市場保供的能力。今日智庫獲悉,7月13日全國調度發電量達到278.54億千瓦時,最高調度負荷達到12.22億千瓦,均創歷史新高,用電需求明顯回升。同時,近期沿海地區用電負荷亦是突破歷史極值,江蘇電網調度用電負荷連續24天達到1億千瓦以上;浙江電網也面臨電力負荷持續過億的考驗;安徽合肥電網負荷首次突破千萬千瓦大關,較去年夏季最大負荷增長15.9%。
毫無疑問,各地用電負荷再創新高的背后,則是電廠去庫進程的加快和存煤量的快速下滑。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沿海八省的日耗已經逼近200萬噸,庫存下降至2800萬噸,已接近同期水平。據今日智庫了解,受高溫天氣影響,華東地區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已經降至15天左右,其中個別中小電廠因存煤結構不合理,低卡煤消耗過快,存煤可用天數已降至10天,同時江浙電廠存煤可用天數也已降至12天左右。顯然,隨著各地電廠日耗指標的快速回升、電廠存煤的下降,必將加快其在迎峰度夏期間需求的進一步釋放。
此外,據中央氣象臺預測,后續近一個月內,國內大范圍高溫天氣仍然接連不斷,電廠的去庫速度有望加快,北上拉運的需求也將快速釋放,但是考慮到當前北方港口庫存仍居高位,以及可預見期內的政策風險,或將壓制需求支撐下煤價的上漲勢頭,港口煤價則有望保持高位震蕩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