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深圳虛擬電廠已接入分布式儲能、數據中心、充電站、地鐵等類型負荷聚合商14家,接入容量達87萬千瓦,接近一座大型煤電廠的裝機容量。預計到2025年,深圳將建成具備100萬千瓦級可調節能力的虛擬電廠,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負荷5%左右的穩定調節能力。
管理中心則設在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技術層面,該管理平臺采用“互聯網+5G+智能網關”通信技術,可滿足電網調度對聚合商平臺實時調節指令、在線實時監控等技術要求,為用戶側可調節資源參與市場交易、負荷側響應,實現電網削峰填谷提供堅強技術保障。
未來,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還將加快推動分布式光伏、用戶側儲能、V2G (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能量互動)等分布式能源接入虛擬電廠集中管理;探索開展分布式能源市場化交易平臺建設、運營和管理;研究分布式能源交易及消納量的核算、監測和認證;配合開展綠電交易業務,并提供相關服務等工作。
虛擬電廠管理平臺是什么?
目前來看,我國虛擬電廠總體處于試點示范階段。華西證券指出,省級層面需要建立統一的虛擬電廠平臺,將分散的不同市場主體接入到統一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上,實現與大電網的互動控制。
本次深圳成立的管理中心,主要負責虛擬電廠管理平臺的建設和日常運行維護,建立虛擬電廠日常運行的管理制度,組織開展虛擬電廠用戶注冊、資源接入、調試管理、接收和執行調度指令、響應監測、效果評估等工作。
接入分布式光伏等資源有何意義?
如上文所述,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還將加快推動分布式光伏等分布式能源接入虛擬電廠集中管理。
按照聚合優化的資源類別劃分,虛擬電廠可分為“負荷類”及“一體化”兩種。其中,“一體化”虛擬電廠,指列入“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可作為獨立市場主體參與電力市場,具備自主調峰、調節能力,并可為公共電網提供調節服務。
隨著分布式光伏等資源加入虛擬電廠,虛擬電廠靈活性和可調性有望增強,且將具備真正的發電能力,可更好地參與電力交易市場,或實現隔墻售電。
需要哪些關鍵技術?
從技術層面來說,虛擬電廠的主要技術包括計量技術、通信技術、智能調度決策技術、信息安全防護技術等。
今成立的虛擬電廠管理平臺采用的是“互聯網+5G+智能網關”通信技術,打通電網調度系統與聚合商平臺接口,實現電網調度系統與用戶側可調節資源的雙向通信——值得注意的是,機構指出,通信技術也是實現分布式能源聚合的關鍵。

圖|虛擬電廠關鍵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