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發布《2015中國火電行業展望》,指出煤炭主要下游行業受經濟周期和環保政策影響,增速將持續放緩,且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短期內難以改變,煤炭市場價格或維持低迷態勢,預計火電企業成本壓力減輕的狀態將得以持續,盈利能力和償債指標將有明顯改善。
2011年四季度開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使得主要耗煤行業產品產量增速明顯下降,煤炭行業景氣度明顯下滑;特別是進入2014年以來,在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增速雙下滑的影響下,主要耗煤行業景氣度進一步下降,煤炭行業的需求持續疲弱;此外,目前政府治理大氣污染決心較大,這將進一步加快國內能源結構的變革,限制鋼鐵、水泥等下游行業產能和耗煤量,煤炭特別是劣質煤消費量或將進一步承壓。從煤炭價格整體走勢來看,2011年四季度開始,受宏觀經濟發展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降低影響,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下滑,煤炭供給逐漸呈現過剩態勢,動力煤價格開始進入震蕩下降通道,2015年以來動力煤價格繼續下探,截至2015年10月28日,秦皇島5,500大卡現貨離岸價已降至370元/噸,較年初大幅下降28.85%。
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鼓勵燃煤發電企業進行脫硝、除塵改造,促進環境保護,國家發改委利用煤炭價格的下降空間,自2013年以來多次下調火電企業上網電價,并同時規定了脫硫、脫硝和除塵電價的附加補償標準;但由于煤炭價格降幅較大,上述上網電價的下調總體來看對火電企業的影響程度有限,多數火電企業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均得以明顯改善。
中誠信國際高級分析師李俊彥指出:“電力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發電機組投資規模巨大,電力企業需要大規模的資本支出,由此導致大多數企業維持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水平。2012年以來,隨著燃料成本的大幅下降,多數火電企業盈利能力、經營活動凈現金流水平和負債率等財務指標均明顯改善,償債能力也明顯增強。”